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约为25/10万和21/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类癌症死亡的第1位。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此外还有化疗、放疗、中医治疗、基因治疗等手段。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正在涌现。近年来,血脂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有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胃癌患者血浆胆固醇水平与胃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一是不同程度的脱离机体控制,通过受体升高机制使肿瘤细胞膜上LDLR数目增多,活性明显增强。胃癌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胆固醇。故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理论上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速度。本实验通过建立人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研究应用洛乏他丁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对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的面积、重量、胃癌细胞的影响,观察洛乏他丁对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从而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目的:研究洛乏他丁对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生长旺盛期的人胃癌MKN-45细胞,在无菌条件下收集制备成1×107/ml细胞悬液,以0.1ml接种于雌性裸鼠(15-20克,4-6周龄)右侧腋窝皮下。待肿瘤生长至70mm3后将动物随机分组,每组10只,即洛乏他丁组,5-FU组,生理盐水组。洛伐他丁以30 mg/kg剂量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周;5-FU以45mg/kg腹腔注射,每周一次,连续3周。阴性对照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体积为0.2ml/20g。隔天测量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三周后处死裸鼠,手术剥取肿瘤,称重。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T/C(%)、抑瘤率,并在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结果:1.洛伐他丁组小鼠肿瘤的体积、瘤重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人胃癌MKN-45裸小鼠移植瘤的T/C(%)为62.45%,抑瘤率为36.65%。光镜下肿瘤间质血管数量少于生理盐水组。多数肿瘤内可见小灶性凝固性坏死,坏死区可见存留的肿瘤细胞,生理盐水组肿瘤坏死彻底。2.5-FU组小鼠肿瘤的体积、瘤重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人胃癌MKN-45裸小鼠移植瘤的T/C(%)为32.99%,抑瘤率为64.14%。肿瘤坏死不明显,肿瘤间质血管数量少于洛乏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结论:1.洛乏他丁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减少胃癌细胞合成细胞膜所需要的原料,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2.洛乏他丁降低血清胆固醇后,可明显减少胃癌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胃癌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洛乏他丁对胃癌细胞株MKN45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上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治疗胃癌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