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以美国为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fo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美国营利性高等学校发展历程进行了考察。 一、通过对美国营利性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的梳理,发现,它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营利性高等学校在其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虽然历经曲折,但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二、美国营利性高等学校在当代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实践动因。推动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动因主要包括:知识经济的需要;政府战略重点的转移及随即而来的政府经费投入的减少;成人学生(或非传统学生)的大量增加;公众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公立高等教育的不满;国际组织的推动。 三、通过对营利性高校的特点、类型和办学模式的素描,突出、明晰它们与非营利性高等学校的差异。营利性高等学校与非营利性高等学校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纳税与免税;捐赠人与投资人;捐赠与私人资本;利益关系人与股东;共同治理与传统管理;声誉动机与利润动机;创造知识与应用知识;学科驱动与市场驱动;投入质量与产出质量;教师权力与消费者权力。从结构形态上,美国营利性高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公司学院、超级系统及网络大学。以凤凰大学为例对营利性高校的运作进行了考察。可以看出:营利性高校运作的基本特点:以学生消费者为中心;教材的统一化;以兼职的行业从业者为教师主体;基础设施简约化;管理企业化。 四、通过考察当今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及民间鉴定机构对营利性高等学校的管理和监督,本研究发现,两级政府对营利性高等学校的发展持扶持态度,鉴定机构也在不断反思和调整传统的鉴定标准和程序以促进和规范新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五、在营利性高等学校的影响下,非营利性高等学校原本就有的市场因素活跃起来。非营利性高等学校对营利性高校办学经验的借鉴可分为两个层次:市场手段;市场目的。从对市场手段的运用情况来看,虽然程度不同,但在传统高校中已经被普遍采纳。至于对市场目的的利用,在非营利性高校中虽然目前还占有很小部分,但如何进行管理和控制,还有待研究。 六、通过考察营利性高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营利性高等学校不可能取代非营利性高等学校,而是与非营利性高等高校一起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长期存在。 在考察美国营利性高等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认为,由于利润是营利性高等学校追求的主要目标,资本成为该类学校运营中的基本概念。资本和利润是是营利性高等学校与非营利性高等学校区别开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都是将高等学校默认为非营利组织,所以,“两论”并不能充分诠释营利性高等学校的存在理由。本研究借用“资本论”概念勾勒出营利性高等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合法依据。资本论同认识论和政治论哲学一道构成了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基础。 本研究对促进我国营利性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政策性建议。包括:明确营利性高校的法律地位;明确营利性高校的法人地位;制定营利性高校的纳税办法;建立质量监督机制;允许营利性高等教育公司上市。
其他文献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中国经济、各行各业造成巨大冲击,纺织服装流通产业面临巨大挑战.随着我国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国各地加快推进复工复产,中国纺织工业
期刊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十多年来,党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十分重视,我国农村出现一片繁荣发展景象。我国地形复杂,农村人口众多,每个地方都有体现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