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科研项目“低温高地下水位地区柔性基层矿料附结效应研究”本文对柔性基层矿料接触面的细观强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手动对各状态下的AM-20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施加拉伸及剪切荷载,明确矿料接触面破坏机理,得出矿料接触面破坏有两种形式,一为沥青矿料间粘附失效破坏,二为结合料自身的粘结失效破坏。在薄层油膜及中厚层油膜条件下,上述两种破坏形式共存。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包括沥青矿料间粘附强度、结合料自身粘结强度及矿料接触面总体强度。研究柔性基层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定量测试技术,基于沥青矿料间粘附强度、粘附失效区面积、结合料粘结强度、粘结失效区面积与拉伸或剪切破坏荷载的对应关系,测试并计算不同力学效应、不同状态的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在定量测试的基础上,明确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规律。通过矿料接触面总体拉伸强度与混合料劈裂强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的对比分析,证明二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采用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预估柔性基层混合料的宏观抗裂能力是可行的。通过测试并分析正常状态、短期老化状态及长期老化状态下两种抗剥剂对混合料矿料接触面细观强度的影响效果可知,抗剥剂材料在增加沥青矿料间粘附强度的同时,有可能降低低温条件下结合料自身的粘结强度,导致矿料接触面总体强度在特定条件下显著降低,从而使得混合料的宏观抗裂性能下降,所以矿料接触面总体强度应该是今后筛选抗剥材料的合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