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学位互授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受到关注。本文将硕士学位互授定义为中国教育机构同外国教育机构在硕士学位层次开展的项目,学生在满足双方规定的学位授予要求后,可同时获得由项目参与大学分别颁发的两张学位证书。学位互授强调合作双方的联合培养,以合作协议为支持,在招生、课程融合、学分互认、论文撰写等内容中体现一致性行动。本研究将硕士学位互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学位互授的开展除了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区域化、知识经济、交通网络技术、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市场化、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背景影响外,还受到国际组织、政府、高校、社会力量等行动主体的影响。第二,基于相关资料和问卷数据,本文将学位互授的发展沿革划分为两个阶段,指出硕士学位互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办学层次以硕士为主,合作对象倾向欧美国家,合作学科以自然学科、国家战略领域及社会学科为主,合作条件看重外方办学质量和学校声望,外方教育水平与中方相当或优于中方,中方办学动机以促进高校国际化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第三,学位互授在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促进师生跨国流动、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及锻炼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法律、制度层面资格认证难落实、中外学制难融合、规章制度有待建立;实施层面中方不占主导地位、学分互认难协调、学位授予标准不一致、课程设置衔接困难、管理机制不健全、质量保障主体单一、经费支持缺乏;教师层面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中外导师交流有限、科研合作不够深入;学生层面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课程压力大、外方学生参与度低、选导师困难、师生关系不密切等问题。第四,改进硕士学位互授工作,应当在正确认识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以高校为桥梁调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功效,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在政府层面,完善法律政策,发挥政府宏观指导;在高校层面,进一步明确高校合作办学中的主导地位,优化项目实施过程;在学生层面,注重参与项目学生身心健康,满足其学习科研所需条件;在教师层面,发挥导师科研潜力,引导老师关注并积极参与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