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矿业大国,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由于人力、物力及传统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等多种原因,导致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监管较为粗放。部分矿区矿业秩序比较混乱,无证开采、私挖乱采等违法开采行为时有发生,不仅造成宝贵的矿产资源严重浪费,而且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同时也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引发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甚至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在局部区域,无序开采已经成为制约矿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矿山遥感调查与监测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已陆续展开。在诸多监测内容中,矿山采矿硐口位置的确定是重要的调查内容之一。目前随着监测工作的不断推进,矿山开发遥感解译标志日益完善。以往的研究对单个硐口解译标志进行了总结,根据煤矿开采硐口周边运输轨道、硐口旁小坪地的存在或相关的矿山建筑形迹等综合解译标志间接解译硐口位置,通过野外查证进一步确定硐口位置;对比采矿权界线与硐口位置的关系,判别硐口是否越界,进而判断矿山是否存在违法开采行为。但上述遥感解译标志主要基于矿山开采相关地物予以单点建立,对与资源开发有关的赋矿地层等地质、地形信息未进行深入分析,对区域煤矿开发规律及违法开采成因认识不足,不能提出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矿政管理建议与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遥感技术对规范整顿矿业秩序工作的支撑作用。论文以2010年获取的WorldView–2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以GIS平台为支撑,对云南宣威市(羊场、东山、海岱、田坝)煤矿矿山进行调查;结合野外实地查证及研究区矿权数据和地质资料,综合地质、矿产、矿权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了研究区内的矿山硐口解译标志,对矿山开采情况进一步解译;并深入分析了煤矿矿业秩序与硐口分布规律关系,为强化矿业秩序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煤矿矿山硐口分布明显受含煤地层及断层限制,硐口越界现象较为普遍。建议矿政管理部门充分考虑矿区地形、地质条件,针对硐口越界矿山变更采矿权范围,促进矿业秩序全面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