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在经济发展成果收获颇丰的同时,却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价值观偏失、法制不健全、道德建设滞后等等。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以党的文件的形式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推动了我国社会各界对道德建设的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中,个人层面是最基础的层面,其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引领公民道德建设,重塑当代公民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健康稳定发展。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落实到公民道德建设层面,落实到提高公民道德素养,才能保证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核心价值的真正落实。本论文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归纳了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提出论文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第一章对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并论述了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意义。第二章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梳理,剖析了我国目前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第三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四个内容出发,分别提出了加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对解决我国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指导,从而为公民道德研究做出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