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镇银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它的产生对于缓解当地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现状、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健全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促进当地“三农”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提高村镇银行自身的经营绩效,不但可以提升其盈利能力及其在当地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当地“三农”的发展。甘肃省作为国家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试点省份,其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这就决定了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大比例。但由于甘肃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使得农民的收入不稳定,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再加上当地农民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融资困难,金融供需矛盾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甘肃省“三农”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解决农村融资困难的问题,而村镇银行的设立,对于缓解了当地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促进“三农”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甘肃省第一家村镇银行——瑞信村镇银行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瑞信村镇银行的经营现状,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对瑞信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做出初步评价。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从四个维度,即盈利能力、流动性、发展能力、安全性对其各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得出瑞信村镇银行整体的经营绩效。再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瑞信村镇银行经营绩效的因素。得出如下结论:总体上,瑞信村镇银行的经营绩效在不断提升,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很好的履行了扶持农业人口以及涉农中小企业的责任,践行了支农惠农的政策目标,并没有偏离应有的轨道。但同时也存在着吸储能力较弱、产品同质化严重且结构单一、盈利能力有限、内控机制水平不高、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对其经营绩效的进一步优化产生不利影响。最后,本文从坚持自身市场定位、加强内控机制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优化瑞信村镇银行经营绩效并促进其后续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