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以对叔丁基苯甲酸(L~1)、对甲基苯甲酸(L~2)、对乙基苯甲酸(L~3)、苯甲酸(L~4)、对氯苯甲酸(L~5)、对溴苯甲酸(L~6)、对氰基苯甲酸(L~7)以及对硝基苯甲酸(L~8)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它们的紫外光谱,确定了各化合物在紫外区的吸收能力;通过测定各化合物的固体低温磷光光谱和高斯计算两种方法确定了它们的最低三重态能级。研究了取代基对各化合物吸收能力的影响规律;此外,根据最低三重态能级分别对上述八种对位苯甲酸作为配体的铕、铽二元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简单的推测和评估,同时研究了取代基效应对三重态能级的影响规律。本文合成了上述八种配体的铕、铽的二元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确认以及发光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都能发射其稀土离子的特征光谱,铕的配合物最强荧光发射峰在615nm左右,铽的配合物最强荧光发射峰在544nm左右,但是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均有较大的差异,且与预测结果基本吻合。最终,进一步研究了取代基对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且加以解释。本文以上述八种对位苯甲酸为第一配体,邻菲罗啉为第二配体合成了铕、铽的三元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完成了对化合物组成、结构的分析以及发光性能的检测。结果表明:配合物都能发射稀土离子的特征光谱,铕的最强荧光发射峰在615nm左右,铽的配合物最强荧光发射峰在544nm左右,但是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均有较大的差异,且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是二元配合物的荧光强度的数倍甚至十几倍。通过对配合物中结晶水、第二配体的引入以及能量转移匹配程度的分析,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现象,并且说明第二配体参与了能量的吸收。此外,本文还着重研究了配体取代基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定量影响。最终,进一步得到了配体三重态能级与各系列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定量关系。以L~1-L~8作为配体,引入稀土离子钆、镧,合成了铽的掺杂配合物,并研究了其荧光性质。除此之外,本文还研究了稀土离子铕和铽的相互影响、以及pH值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