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查找国内外相关文献,运用循证护理程序确定最佳的注射方法,进一步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后最佳的按压时间和注射时间,减少皮下出血和注射局部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为临床实践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Highwire、Science Direct、中国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查找有关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研究的文献,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0年版证据推荐级别和证据分级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评价,进一步确定最佳的注射方法,将确定的最佳注射方法用于如下两部分试验。第一阶段:选取2013年5~8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109例,其中男性63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7.31±11.09)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7例;合并高血压53例,高血脂29例,糖尿病18例;吸烟39例;BMI为(24.82±2.50)kg/m2;血小板计数为(206.62±42.61)×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1.80±3.29)s。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不按压组36例,按压5min组39例,按压10min组34例,每位患者取其注射次数的前10次,于注射后48h用透明毫米软尺测量最大皮下出血直径,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三组的出血率和出血严重程度进行统计检验。第二阶段:应用第一阶段的结论。选取2013年8~10月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71例,其中男39例,女32例;平均年龄(59.25±9.38)岁;有心血管病家族史2例;合并高血压36例,高血脂21例,糖尿病13例;吸烟31例;血小板计数为(204.44±49.71)×109/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2.70(6.10)s。采用自身对照,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每例患者的10次皮下注射分为两组:对照组(注射持续10s)和实验组(注射持续30s)。注射完即刻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注射局部疼痛程度;注射后48h用透明毫米软尺测量最大出血直径。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两组的平均疼痛程度及出血直径进行统计检验。结果:第一部分:1不按压组、按压5min组、按压10min组出血率分别为63.61%、32.56%、3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36,P<0.01)。按压5min组与按压10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0,P=0.346)。2三组出血严重程度比较,按压5min组和按压10min组出血严重程度轻于不按压组(χ2=21.756,P<0.01),且按压5min组和按压10min组出血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24,P=0.154)。第二部分: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皮下出血直径分别为〔3.00(2.80)mm〕和〔4.20(2.8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23,P<0.01)。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08(0.84)分〕和〔1.16(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5,P<0.01)。结论:1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5min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轻皮下出血严重程度。2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持续30s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减轻注射局部疼痛。3通过循证护理找到最佳的注射证据,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时捏起皮肤皱褶,垂直进针,药物注射时间为30s,注射完毕后停留5s垂直拔针,按压5min可减少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