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并要求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会计准则的国际化需要也日益迫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完整、内容科学、与国际准则趋同、意义重大。
此次财政部颁布的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与投资相关的有4项。同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对投资问题的规范在许多地方有不小的变动。对外投资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也就是说,对企业会计核算而言,对外投资的内容不可忽视。近年来,长期股权投资成为集团类公司一项重要的利润项目,其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此出现了很多利用长期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的情况,该科目已经成为企业审计的一项重点。本文通过对中外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比较分析,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尝试各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讨论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试图寻找最适合我国当前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处理的方法,这是本文的理论意义所在。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新准则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与旧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各国会计准则的相关内容,是为了将感性经验提升为理性认识,为理解新准则提供参考。而针对新准则的各方面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则是本论文实践意义的具体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分析新准则的利弊,是本论文的实践意义所在。
本文主要是通过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作者竭力从各种渠道搜集相关信息和材料,增加阅读量,细致研究与本课题相关的中外学者的著述,拓展思路;同时充分利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经验,掌握动态,并虚心向导师和有关专家请教,积极进行思考,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尝试通过比较分析各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其认为最适合我国当前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方法。研究中的难点主要包括:新准则还未实施,不能在实际中看到成效,相关比较仅限于理论,可能存在不能预期的事项;相关的研究资料和参考书籍很少,因此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难免会缺少多方面的对比,给分析带来困难;进行比较分析时,由于许多实践经验都在探索中,一些研究结论还有待于在实践中加以考察和证明;由于文献阅读量有限,可能出现结论不够缜密,或者对于一些宏观性问题的阐释过于空头。
文章还指出:中国是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员,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提。自从1973年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尽管在准则的制定方面已驶入了快车道,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会计国际化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可以从美国会计的发展进程中看到我们现在的影子。因此,对比中美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使我们会计准则在国际化进程中少走弯路,尽快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尽早与国际接轨。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同属大陆法系,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企业负债率较高,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显著地位,研究日本会计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新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既接纳了国际准则的可取之处--公允价值等,又根据自己的国情,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减值不可转回等,其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方面,仍然没有很具体的规定,在中国目前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可操作性还存在一定问题。于是,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引入国际上对具体实务操作方面的信息,将成为下一步需要补充的内容。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研究现状。综述了文章的选题依据、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等。
第二部分为新旧准则的比较研究。介绍了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主要内容,列举了新旧准则的差异情况。
第三部分为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针对长期股权投资部分,就新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背景、差异原因、差异内容进行了列举。
第四部分为新准则与美、日等准则的比较研究。针对长期股权投资部分,就新准则和美国、日本会计准则的背景、差异原因、差异内容进行了列举。
第五部分为新准则的影响和国际准则的借鉴。主要介绍了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施行将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新准则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总结三、四部分准则比较对我国准则制定上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