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猿双臂手大阻尼欠驱动连续移动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仿生学的发展,人们对仿生悬臂摆荡运动等非线性欠驱动非完整约束系统控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猿猴等灵长类动物之所以能够在树枝间灵活地摆荡,得益于其通过长期进化而来的本能来控制自身的摆荡姿态,达到动能与势能之间灵活地转换。借鉴于猿猴的仿生摆荡控制原理,为了探索非线性欠驱动系统的控制的新领域,以及实现欠驱动机器人代替人类在高空桁架,外太空环境等非连续介质下连续移动的目的,本文研究了仿猿双臂手机器人在桁架杆下实现完全自主的大阻尼欠驱动连续移动抓杆的控制策略与方法。基于对灵长类生物摆荡运动机理的认识,本文首先介绍了本实验室所提出的在仿猿双臂手机器人大阻尼欠驱动抓杆策略。本文将连续移动抓杆从静止励振到下放停机细化为自启动励振阶段,调整构型大阻尼抓杆阶段,自运动调整松杆阶段,周期性摆荡连续移动阶段和下放停止阶段。对于欠驱动大阻尼阶段的机器人进行了运动学正逆解分析。对于欠驱动四杆机器人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合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本文对各个阶段的机器人进行控制模型的建立与控制策略的分析。针对目前仿猿摆荡机器人抓杆缺乏可靠性评估的现象,基于李雅普诺夫定理分析了机器人大阻尼的退转速度对于抓杆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速度相关和力矩相关的退转稳定性条件。针对三杆抓杆的可抓握范围不足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四杆协调反馈抓杆控制策略。为了解决实际机器人退转反馈延迟问题,提出了退转预估补偿策略。利用最优控制理论,对摆荡阶段的机器人进行了关节速度最小同时摆荡后重心最高的主驱动关节前馈轨迹的求解。根据几何关系,分析了自运动调整阶段,松杆阶段的需要满足的运动学约束条件。为了保证机器人各个阶段控制切换的稳定性,设计了各阶段间控制器切换条件,整合成一个总的能实现仿猿双臂手机器人完全自动化的连续移动控制器。建立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控制系统。对虚拟实验环境下的仿猿双臂手机器人分别进行了杆水平间距0.4m和0.6m的抓杆连续移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各个运动阶段间柔顺切换;四杆协调抓杆显著提高了大阻尼欠驱动反馈抓杆的可抓握范围,实现了机器人一次摆荡抓握目标杆的能力。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有效性,以及所提出稳定性理论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河西地区是中华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农业生产活动最早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民乐六坝东灰山遗址考古显示,当时,在河西地区繁衍生息的人民已能制作非常完备的农
近年来,民族声乐演唱逐渐成为热门专业,国家更重视传统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但在实际民族声乐演唱教学中面临一些困境.戏曲表演内涵丰富,其中蕴含专业的发音、咬字、表演技巧,
产品的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是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三大法宝。对于一些普通、成熟的产品,在质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其竞争主要集中在成本上。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既是生产过程各项材料、能源、人力投入的反映,同时也是生产各阶段工作质量与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在原料结构配比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已无潜力可挖时,就需从其他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废纸造纸业已成为我国造纸工业重要
为研制出高活性饲用益生菌制剂替代仔猪饲料中添加的抗生素。本研究从健壮仔猪粪便中筛选出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并对菌株生长特性,耐受动物消化道逆环境能力、抑制病原
透明导电薄膜是柔性透明电极、薄膜晶体管、OLED电子发光显示器等柔性电子产品的重要功能性材料,由于其兼具较好的透光性能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空间和较高的市场价值。近年来,透明导电薄膜主要以ITO为主要使用材料,但是在实际生产的使用过程中就材料特性而言,铟元素的金属特性决定了透明导电薄膜的柔韧性较差,脆性较高;就生产效益而言,ITO中的铟属于稀有金属,因此使得透明导电薄膜生产成本较
戏剧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之中的精粹.为了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川剧打击乐演奏的特点以及技巧分析成为了大家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论文从川剧打击乐的概述、川剧打击乐演奏的技巧
本文针对汽车工业中对车身和零部件进行涂装作业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并联构型喷涂机构。根据汽车喷涂作业工作特点与功能需求,完成了对喷涂机构的构型设计,建立了运动学性能评价指标,并通过多目标优化确定了机构的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该机构进行了精度分析、误差补偿研究以及机构运动可靠性分析。最后,对其进行了虚拟样机试验。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并联构型喷涂机构的构型设计。根据喷涂作业对喷涂机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