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对老年人腹部手术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研究发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普遍发生于老年全麻患者术后,且随着七氟醚近年来的广泛应用,七氟醚与POCD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本研究拟探讨七氟醚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用以指导临床。 实验材料和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拟行腹部手术的肿瘤患者40例,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BMI)18~24kg/m2,预计手术切口在10厘米以上,手术时间在2~4小时的手术病例。排除术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有公认的影响认知功能的因素存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和七氟醚组(S)。入室常规监测后麻醉诱导,予以咪达唑仑(0.03-0.05mg/kg),舒芬太尼(0.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25~0.3mg/kg),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设定呼吸参数:潮气量VT8~10ml/kg,呼吸频率f12~14次/分,术中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35~45mmHg。术中试验组予以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为异丙酚。依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流动力学改变、手术刺激强度及BIS调整麻醉深度。术中按需补液,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舒芬太尼持续输注(0.15~0.2μg/kg.h),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满意肌松。手术结束前30分停止给予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BP低予基础值20%予以麻黄碱,高于基础值20%予以降压处理;HR低于50次/分给予阿托品处理。实验组采用呼气末气体浓度监测七氟醚MAC,切皮时达到1.3MAC,术中维持在0.8~1.3MAC,对照组则予以异丙酚靶控输注,切皮时达到3.83μg/ml,术中维持在3.5~4.0μg/ml。术前、术后1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5天采用简化智能评分(MMSE)评估认知功能。在术前、术后1小时、术后6小时、术后72小时四个时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蛋白。 实验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S100β蛋白测定值比较无差异(p>0.05)。与术前基础值比较,术后1小时MMSE评分及S100β蛋白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和七氟醚组术后1小时、6小时MMSE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七氟醚组术后1小时、6小时S100β蛋白测定值均较异丙酚组高(P<0.05),但异丙酚组术后6小时S100β蛋白测定值基本回落到术前基础值水平(P>0.05),七氟醚组术后6小时S100β蛋白测定值虽有下降,但仍较测定的基础值有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MMSE评分,仅术后1小时的时点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2小时两组S100β蛋白测定值回落到接近基础值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1小时两组患者全部发生POCD(100%),术后6小时七氟醚组有13例(65%)发生POCD,而异丙酚组仅有6例(30%)发生POCD。两组术后6小时POCD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七氟醚组仍有5%存在POCD,而异丙酚组则认知功能完全恢复到术前基础水平。 结论: 1、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可引起术后6小时短期内认知功能障碍,6小时后七氟醚与异丙酚组均对认知功能无影响。 2七氟醚组术后1小时、6小时S100β蛋白测定值均较异丙酚组高,且比数千基础值有明显升高。异丙酚组术后6小时S100β蛋白测定值基本回落到术前基础值水平(P>0.05),七氟醚组术后6小时S100β蛋白测定值虽有下降,但仍较测定的基础值有升高。S100β蛋白可作为POCD的敏感血清生化指标,预测指导POCD的判定,方便准确,明确指导临床诊疗。
其他文献
目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CHD是多因素致病性疾病,各种危险因素在CHD的发生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51例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的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肿瘤的MRI表现,以探讨MRI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监测2015年新生儿轮状病毒(rotavirus,RV)感染情况及流行基因型特征,分析1996-2015年20年间新生儿RV主要流行株的基因变化,探索其起源与流行,为新生儿RV的感染防治打下
目的:检测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及两种药物对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突变株的选择能力,并比较其防耐药突变的能力;在分子水平上初步探讨万古霉素耐药突变株药物敏感性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严格按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SI)推荐的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其中MRSA 85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
目的: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脏病学界仍待攻克的世界性难题。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危险为正常人群的5-7倍,而且
目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功能不全是导致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基础。高血糖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标志以及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