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资源保护研究——以北京城市边缘区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ain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北京城市边缘区为例,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地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形态的时空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因机制和土地资源的保护进行了研究.1.从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观点出发,在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定量化分析、并有机综合其他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北京城市边缘区近20年来土地利用形态在结构和空间上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近20年来城市化建设用地呈现出圈层式蔓延扩张的势态;在这种势态下,城市边缘区的各类建设用地与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用地在空间上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大量的农用耕地流失,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功能下降,城市区域整体的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2.综合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经济学上的理论观点,对城市边缘区土地资源的功能与属性、土地资源的市场配置、城市化过程对农业资源基础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剖析.3.针对北京城市边缘区各类建设用地在空间上蔓延分布、无序扩张的现状,该文选择研究样区,应用基于GIS技术的"渐变尺度空间结构度量方法",对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化测度分析.
其他文献
21世纪初期,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公共空间作为新农村
本研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农业产业政策改革背景下的农户经济行为响应机理及响应的农户经济行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土地利用的主体是人
该文通过对国外紧凑城市理论、政策和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中国大城市的紧凑发展空间模式.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国、内外大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包括三章:第一
该文以对一般城市和南京市个案的大量经验数据的归纳分析为基础,论证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之间在本质上表现为非整合的二元性,而这种非整合的二元性在相当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数学内容具有相通性。下面举例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一、立方根同平方根的对比性教学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学习。  1.什么是立方根?若x3=a ,则x叫做a的立方
城市化主要是农民与农地的城市化,而农地的城市化,即农地城市转换是城市化的核心要素.在迅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中国农业用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换已成为一种必然.探讨农
2007年6月1日,由于欧盟开始实施REACH法规,采取“无数据无市场,不注册不能销售”的原则,中国石油以及下游用户的涉欧贸易均受到限制。其中,涉及中国石油炼化与销售企业30多家
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导致城市防洪排涝等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受到各级政府研究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该文以SWMM模型为基础,结合罗湖小区实际资料,率定各有关参数,试图建立起适合中
当今世界面临的几大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无一不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关.土地利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土地利用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然而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研究却存在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