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孟荀二人思想的对观,早自汉代就已经开始。其比较路径几乎都是自人性论始,中经道德修养学说,至政治学说止。得出的结论有认为二者截然对立,水火不容的情形;也有认为二说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相辅相生的情形。本文赞同第二种观点,且只从人性论的角度来初步探讨一下荀子对孟子的批判,认为性恶论和性善论应该是互为补充,相灭相生,最终达到新的理论高度。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孟荀二人实际上并没有说清楚,也分不了。而且他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出发,各执善、恶一端,一个向内发展,向深处走,向高处提;一个向外拓展,向广处走,向外面推;一起把对人性的探讨向前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性的认识。孟子认定人性本善,强调存心养性。荀子认定人性本恶,强调后天“人为”以及人“最为天下贵”,赞同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人性”和改造社会,反映了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和社会态度,塑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在《性恶》篇里,荀子对孟子的批判计四处。第一处是对人性界定的争论。笔者认为,孟荀二人关于人性的规定不同,所关涉的人性的对象及层面不一,言说时所使用的概念的内涵不相一致。故这种争论虽没有结果,但可扩展人们对人性的认识。第二处是对人性概念以及人性内涵的主体部分的进一步讨论。笔者认为,虽然二人都肯认人性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两方面的内容;但孟子侧重于道德属性方面,强调道德自律;荀子则侧重于自然属性方面,强调外在道德规范。他们的理论前提不同,道德修养功夫不同;但却可以达到同样的后果,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第三处是对作为社会现象存在的善恶的各自理解。笔者认为,二人的共同点是一开始就先验地认定人性善或人性恶,再来评价道德,把本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结果的善恶赋予人性;且两种人性论的逻辑推导过程几乎一致。虽然各自的人性论都存在着理论缺陷,但表面上正相反对的性善性恶之辩实际上可以收到殊途同归之功效。第四处是对两种人性论的可行性以及社会功用的论辩。笔者认为,虽然孟子性善论不大容易进行事实验证,但却体现了对理想的道德人格较为系统的思考,揭示了道德完满的可能性和途径,有着强大的理论生命力。荀子性恶论固然比较重视道德的社会功用,但在理论上不易自圆其说。且两种人性论虽都程度不同地对人类认识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有各自先天带来的、无法克服的历史局限性,不能说明整个历史就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