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主要中介变量之一,市场参与者会根据利率的变动对股票市场的未来走势形成预期,同时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最后体现到当前的股票市场中。由于投资者很难完全把握利率变动的方向和力度,导致投资者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期,从而出现预期偏差,而这种偏差便是利率变动中不能被预期到的部分。理论上,能够预期到的利率变动完全是基于过去的历史信息得出的,只有不能被预期到的利率变动中所包含的新信息才能对股票市场造成影响。因此,研究利率预期变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无论对政策制定者还是公众投资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利率变动对股票收益率影响方面的研究,国外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引入预期因素,并通过社会调查或者是构建模型的方式对利率变动进行分解,以考察利率变动中不能被预期到的部分对于市场的影响,而国内有关利率预期变动对市场影响的研究却稍显不足。因此本文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利率变动的预期因素进行分离,重点分析可预期的利率变动和不可被预期到的利率变动分别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我国2006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的股票市场和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的月度数据,运用马尔科夫转换模型研究引入预期因素后的利率变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理论分析是以利率影响股票市场的传导机制为起点,再结合预期因素和信贷约束两个方面分析利率预期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利率变动是通过影响投资来影响股票收益率的。当资本的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的时候,选择投资是可以获利的,因此,当资本的边际效率保持不变的时候,市场利率越低,企业进行投资的愿望就越强烈。经济主体对利率变动的预期会使得其投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对股票收益率造成影响。此外,由于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以及企业所受到的信贷约束使得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本文的实证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使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将我国利率变动进行预期因素的分解,并粗略地研究利率预期变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二是使用马尔科夫转换模型考察可预期的利率变动和不可被预期的利率变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是否存在着非对称性。具体得到以下实证研究结果:第一,通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对利率变动进行分解,然后发现股票收益率对不能被预期的利率变动的冲击反应呈现出显著地负向关系,而可预期的利率变动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很小,即只有不能被市场预期到的新信息才能对股票市场造成冲击效应。第二,通过马尔科夫转换模型对股票市场进行划分,并研究可预期的利率变动和不可被预期到的利率变动分别在不同市场状态下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结果表示,利率政策在股票市场处于熊市状态时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相对较强,与可预期的利率政策相比,不可被预期到的利率政策在股票市场处于牛市状态时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大,相反的,当股票市场处于低迷时期,可预期到的利率政策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