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框架建立在一个基本的假设:即任何商品价格的决定,长期、中期、短期有所不同,各期决定因素控制石油价格走势的力量亦显著不同,长期决定因素对长期、中期、短期价格走势都有影响,中期决定因素对中期、短期价格走势有影响,而短期决定因素仅对短期价格走势有作用。本文依托控制长期价格走势的主控因素为不可再生资源理论,控制中期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为定价权,控制短期价格波动的是短期突发事件的扰动为基本分析框架,从长、中、短,逐步展开研究。论文一共八章。第一章为导论,对文章选题背景、研究思路、创新和不足做了简要描述。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对历史上研究石油价格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三章首先通过将决定石油价格长期走势的不可再生资源理论与国际石油价格历史实际走势相结合,对国际石油价格进行中期阶段划分;然后基于四个假设,围绕三个博弈主体,通过对各博弈主体的目标和其可使用的政策/工具进行分析,挖掘出隐藏在各阶段背后的力量:不同的控制力和定价权,然后对这些控制力和定价权的变迁进行了总结。第四章对现行定价权体制下国际石油市场微观价格体系进行剖析,研究了石油实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主要价格类型和价格体制,得出石油现货市场,是以三大基准油的现货或期货价格为基础,以公式定价为纽带,通过分层挂钩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而石油金融市场,则以石油期货市场为核心,即通过期货产品的组合复制,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而各新金融产品最后的风险敞口,也必须到期货市场去对冲;而期、现货市场的联动,则是通过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期货产品最终必须到现货市场中实物交割联系在一起的,最后分析了三大基准油期货成功所依赖的五个关键要素。第五章对现行控制权体制下影响国际油价中期走势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以供需平衡为基础,在总结目前影响供需平衡基本面各因素后,建立供需平衡模型,然后以求反函数的方法,确定影响国际油价的供需基本面各因素;进一步引入影响国际油价的货币金融因素,然后依托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国际油价的显著变量为:石油勘探开发投资、替代能源价格(煤炭价格)、石油产量、经济发展水平、石油储量、通货膨胀率、货币供给量、金融深化,再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将所有显著变量纳入到一体化的模型中。进一步以前面确定的影响因素为基础,构建VAR模型,对未来期间的国际油价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的不足。对此不足,再进一步构建供需理论模型,并逐步引入石油行业现实因素,对理论模型进行分层次推导,逐步挖掘出未纳入到一体化模型中,但对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有重要影响的两实体要素,即石油产品环保标准的提高、中印新石油消费大国的出现,以及一金融因素:裂解价差产品的广泛使用。第六章对现行定价权体系下国际石油价格短期波动进行分析,首先寻找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连续一周、超过一个标准差变化的波动期间,然后通过文本挖掘和专家判断,找出波动冲击背后的事件/因素,进行归类总结,找出主要的新息事件。然后基于油价中期走势分析中得出的影响因素,结合其反映在短期内的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素影响的方向、大小和原因。进一步以此显著影响因素为基础,构建VAR模型,对未来期间的国际油价进行预测,然后分析预测的不足。由于短期回归模型解释力有限,且确有很多事件/因素,无法定量表现在回归模型中,则进一步借助基本和扩展变化协调相关性检验方法,分析各主要类型事件,是否存在行为金融学中所述的代表启发性心理,以给石油市场参与者,再次面对类似突发事件,应对时有所参考。第七章对现行定价体制下美国控制国际油价的手段、现行定价权体系的稳定可持续性,以及挑战此体系的力量、该体系崩溃的可能性做出分析。得出美国控制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核心是石油金融战略,而石油金融战略的基石是石油美元计价;配合石油金融战略的是,实体层面上的国际战略合作,特别是与两个核心国家:英国和沙特的合作,当然还涉及对敌对势力的打击,而最后的保底手段则是战略石油储备,同时进一步挖掘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规模的扩大、美国金融监管环境宽松化、国际储备多元化等对现阶段国际石油价格走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分析也得出现行定价体系有其内在的稳定和可持续性;而对现行定价权体系最大的挑战来自于:“英镑加入欧元区”且“成熟的Brent原油期货改以欧元计价”。第八章针对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得为我国争夺国际石油定价权或扩大我国在国际石油定价权领域的影响力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