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的特征为多期生排烃、多期成藏和多期调整改造,是中国西部以准噶尔盆地为代表的含油气盆地有效油气勘探必须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选择叠合盆地的典型油气藏开展油气藏的调整改造历史重建是回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的唯一有效的途径。莫西庄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的西部,前人研究表明该油气藏受前陆盆地前渊与前隆差异翘倾作用的影响,油气具有沿砂体从南向北调整改造的特征。本文以莫西庄地区构造演化历史分析为基础,开展了油气运移的地化参数示踪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构造演化格局控制下的油气运聚二维模拟,重建了油气成藏历史和调整改造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莫西庄在古近纪以前一直存在着低幅度构造圈闭,新近纪以来,喜马拉雅运动导致盆地向南倾斜,构造圈闭基本消失。油气地化参数示踪分析表明油气在此过程中沿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体的侧向运移十分有限(<5km),而更多的表现为沿不同级别的走滑断层垂向运移和调整的特征,导致被断层沟通的砂体中普遍的油气聚集和成藏,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差异明显。油气运移模拟进一步表明本区构造的调整导致了成熟烃源岩来源的油气向西迁移,从而对油气向莫西庄的聚集具有一定的驱替作用,但总体来看,二叠系烃源岩是本区主力烃源岩,而侏罗系烃源岩的贡献有限,与前人油源对比的结果吻合。基于上述工作建立了本区油气沿走滑断层垂向近距离运聚成藏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