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动性伤病已经成为制约江苏省男子手球队训练水平、比赛成绩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男子手球运动员备战第十三届全运会前伤病的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备战期6个月(2017年2月-8月)的运动损伤康复与预防手段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手球专项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途径,旨在全方位保障江苏男子手球队冲击第十三届全运会三连冠目标,也为江苏省男子手球及其他同场体能对抗类项群运动员的损伤治疗与损伤预防提供实证参考,为今后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提供保障。方法:以17名江苏男子手球队在训运动员为调查和预防干预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测量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员损伤现状、原因、损伤特征及机制、防治措施、预防效果等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1)备战前运动损伤现状江苏省男子手球队运动员备战前运动损伤状况不容乐观,在近半年内均发生过运动损伤,共计112例,损伤发生率为100%。大部分损伤都是在训练与比赛中发生的(87%);以急性损伤、急性损伤后未及时得到处理而转变程度的慢性损伤(87%)为主;损伤程度中以轻中度居多,重伤比例较小(7%)。易发生损伤的部位有踝关节(26.79%)、膝关节(17.86%)、腰背部(14.29%)和肩关节(14.29%),占总损伤的73.23%;损伤类型以关节扭伤、挫伤、肌肉拉伤为主,占所有损伤类型的66.07%。运动员的损伤与手球项目特点有直接关系。(2)功能性动作模式筛查(FMS测试)通过功能性动作模式筛查(FMS测试),探析运动员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大部分运动员均出现身体功能受限或障碍问题,表现为关节活动度不足、稳定性不够、肌肉紧张、肌力不平衡以及劳损等,存在着极大的损伤隐患,甚至已经出现运动损伤(5名运动员FMS测试时出现疼痛);通过综合队员的伤病详情、个人技术特点、根据必要的理化检查并结合个人FMS测试评分,进行专家会诊,确诊伤病类型,进一步对6名运动员(5名FMS测试时出现疼痛和1名劳损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特征及机制进行分析,与功能性动作模式筛查(FMS测试)结果基本一致。(3)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根据运动员情况,采用区别对待的原则,分别制定针对性计划,进行康复治疗和预防训练。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存在运动损伤的运动员(6名),一类是不存在运动损伤的运动员(11名),有运动损伤的运动员康复和预防同时进行;无运动损伤的运动员以预防为主。预防包括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加强身体各部位功能的损伤预防训练,主要包括踝、膝、腰、肩四个部位的练习,该部位没有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练习以加强关节的功能性力量,已经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根据病程不同,在无痛情况下进行各部位训练。同时,对运动员实施生理生化指标监控、营养干预和心理调控,保证运动员损伤康复、预防训练期间身体机能正常。(4)应用效果评价运动员FMS测试无论从0分项比例、动作的对称性还是各筛查项目的均分来看,第二次FMS测试均优于第一次测试。17人中共10人发生运动损伤共计44例,损伤发生率为58.82%,下降了近一半,各部位损伤次数和类型也大幅减少。运动损伤防治期间运动员身体机能监控各项指标正常,比赛前无一重大伤病,最终取得全运会冠军,成就江苏男子手球三连冠。结论:本研究针对江苏省男子手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治预防措施安排合理,具有可行性,预防运动损伤的效果良好,可用于运动损伤的康复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