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光复以后,闽台两省各方面的交流得到恢复,双方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1945年抗战胜利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短短的四年间,闽台关系呈现出良好的互动局面,在人员往来、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对两省的生产建设和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历史研究方法和文献分析方法,对台湾光复初期的闽台关系进行系统和全面的考察,并分析这一时期闽台关系的特点,从而对其作出历史评价。
本文分为七个部分:
前言,说明研究的缘起及意义,回顾和评介前人的学术成果,介绍本文运用的史料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回顾台湾光复以前的闽台关系,理清闽台关系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线索。
第二章,考察台湾光复初期闽台人事关系,论述福建为台湾培养和输送大批行政干部、教师和各方面专业人才的情形。
第三章,考察台湾光复初期闽台经济贸易关系,论述在交通、邮电和汇兑恢复的基础上,两省在经济考察、商业贸易、物资交换、技术合作、生产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互动。
第四章,考察台湾光复初期闽台文化教育关系,论述台湾学生就读福建和福建学生赴台求学,福建师生赴台参观、考察、实习、讲学以及闽台在新闻、文学、艺术、体育等诸多方面密切交流的情形。
第五章,考察台湾光复初期闽台其他方面的关系,论述部分闽台团体在这一时期的活动情况,闽台各界相互救助,以及台湾各界赈济福建灾民的情形。
结语,总结和归纳全文,分析台湾光复初期闽台关系的几个特点,并论述其对两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