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准》上曾说:"写作是写作个体运用文字等表达与交流的方式。是个体认知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的过程。而写作能力则是个体语文素养的全面体现。"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是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写作教学,是否重视和真正进行了写作教学,是学生能否将日常生活中各种素材的运用到写作当中的决定因素。从农村中学作文调查的现状来看,农村中学的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缺少素材、缺少体验、缺少积累、缺少感知的特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落后的经济条件限制了学生的生活敏感度。他们对于现代生活的认识比较单一、世界观、价值观等停留在朴素的认知阶段。特别是对重大新闻、重大事件等的后知后觉,导致了农村中学学生的思维守旧,思想不能与时俱进。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家庭缺少温暖,情感体验缺失,这一系列的原因都导致了学生无法表达内心的情绪。由于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师资力量的流失和减弱,造成作文教学水平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因而双重原因造成了我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无力感。那么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水平,并结合农村中学的特点,找出对应的方法和思路,让农村中学生的作文的水平得到提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为了解决长春市双阳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笔者以长春市双阳区农村中学155、157、158、160四所中学为研究目标,采用访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写作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对双阳区上述四所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进行调查,总结了双阳区的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优势所在,以提取其中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势,服务于作文教学。同时分析出双阳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入探讨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策略,并针对双阳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如下实施建议:在作文训练中摒除功利化,进行作文生活化训练;树立生活化的观点,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立足实践;培养学生真情实感;丰富评价方法,提高作文效率。这些建议的提出为双阳区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更有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进而促进双阳区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良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