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nternal Circulation Anaerobic Reactor,简称IC厌氧反应器)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厌氧处理新技术,它是利用反应器所产生的沼气的提升作用形成内循环,在强化传质的同时提高基质利用率,具有容积负荷高、占地少、投资省等突出优点,是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代表工艺之一。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主要集中在易降解废水的小试规模研究方面,对IC反应器技术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因此,还需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采用人工葡萄糖模拟废水,对实验室自制的IC厌氧反应器进行实验,对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状况、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反应器运行期间颗粒污泥的特性变化,同时对反应器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进行研究。
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容积负荷、出水VFA等对反应器COD去除效率和产气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恒温条件下,随着容积负荷的增加,产气量呈上升趋势,而COD去除率可保持在90%以上,且反应器最高容积负荷可达33.10kgCOD/m<3>·d。对反应器进行脱氮除磷的研究发现,该反应器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不高,氨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6.6%和20.3%。
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对反应器内的颗粒污泥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颗粒污泥表观性状、粒径分布、沉降性能、SS、VSS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扫描电镜对颗粒污泥的形态及微生物相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颗粒污泥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随着进水容积负荷的增加,颗粒污泥粒径逐渐变大并进行重新分布。反应器运行结束时,颗粒污泥的粒径由接种时多分布在0.5~1mm之间,变为多分布在1~2mm之间,且大颗粒污泥量有所增加,最大颗粒粒径达8mm;颗粒化程度由80.1%变为96.0%;污泥沉降性能及污泥活性均有所改善,沉降速度由14.4~64.8m/h提高到14.4~89.7m/h:代表厌氧污泥的活性VSS/SS由运行前的75.1%增加到92.6%。
对IC反应器的基质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物料守恒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IC厌氧反应器第一反应区及第二反应区的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分别为-dS<,m>/dt=K<,1>S<,m>及-dS<,t>/dt=K<,2>S<,t>经验证,K<,1>=1/1.76=0.57(h<-1>),K<,2>=1/6.85=0.15(H<-1>),可知反应器的第一反应区比第二反应区具有更强的基质降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