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Herbert J.Freudenberger)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以描述个体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心理和生理症状。此概念自提出后,多用来说明助人性职业者(people-helping occupation)的“职业倦怠”现象。目前职业倦怠的三个成分: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低成效感(Efficacy)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 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行业,总是时时刻刻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服务对象的同质性很高。而且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背负着道德上的重任,压力来源及其大小与其他行业相比自是不同。因此表现在职业枯竭的特点和程度上,也有着该群体的独特性。 近年国内开始出现教师职业倦怠领域的实证研究但数量尚不丰富,而“教师面临巨大压力”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基于以上认识,本文采用翻译修改后的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爱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EPQ)以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ES)对南京市6所不同层次中学的150名在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 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与常模比较,男性教师有更多的掩饰:女性更加外倾,情绪更加稳定;2、个性外倾的人自我效能感更强,成就感更强:而情绪稳定者自我效能感更弱,成就感更少,更易发生情绪耗竭;3、40岁以上的人更有自我效能感,更加习惯于掩饰,相对不易发生情绪耗竭;4。已婚者更易发生情绪耗竭;5、任教11—15年以上者更有自我效能感,情绪更加稳定;而任教20—25年以上者较少发生情绪耗竭,更习惯于掩饰:6。学历高者更加有成就感,但更易发生情绪耗竭。由此可知,由于性别、年龄、教龄和学历等多种因素,教师职业倦怠所表现的具体方面(维度)及其水平是不同的。 此外,本文还对通过访谈对教师职业倦怠作更深入的调查,总结出中学在职教师最为不满的四个方面,即工作时间超长、教材及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水平及高考现状脱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以及进修机会不足。 论文最后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策略,即:调控社会大环境、调控学校环境以及增强教师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