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彭允彝事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uyang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闹学风潮”问题是我国处于历史转型期的以学生群体为主体发起一种追求自由、平等、公正,追求政治民主的风潮,其主要是与教师、学校和行政当局的冲突。至今学术界对“闹学风潮”或者“学潮”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从个案着手进行研究的,也有从整体方面进行研究的。尽管如此,教育总长与“闹学风潮”二者之间的冲突的研究还有些不足。基于此,本文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1923年彭允彝事件”为突破口对“北京国立八校反对彭允彝担任教育总长”这一“闹学风潮”进行个案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论述此次“风潮”的原因。通过对民国初年政府的财政状况的论述来说明教育投入不足这一社会背景;通过北大校长蔡元培辞职来说明彭允彝与北大师生的矛盾;通过法专学生对彭允彝前后两种态度的对比,论述彭允彝与法专学生的矛盾。其次,论述各校学生与彭允彝及国会之间的斗争。通过学生在众议院选举当天举行请愿游行和学生被军警殴打场景的描写及案发后反应的论述,说明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使自己“驱彭挽蔡”甚至“警告国会”的声音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传播到最广的范围,争取到各界最大的支持与同情。最后,论述“风潮”的走向。通过论述学生对工人运动的支持、同情和学生在“元宵节流血冲突”后发的几封电报,要求北洋政府“废兵裁督,澄清政治”,电告南方邀请孙中山、请求北伐,来说明学生对北洋政府的失望和对南方政府所寄托的希望。通过对“彭允彝事件”的考察研究,不难发现“闹学风潮”中学生基本上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目的、有准备的群体,并在“风潮”中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斗争目标,从一开始的“驱彭挽蔡”到“警告国会”,到“否认国会”,再到“打倒军阀”、“澄清政治”,主动联系南方政府。但每一次目标的改变,都是在进一步认清北洋政府政府本质的基础上发生;每一次目标的改变,都能展示出学生对北洋政府的无奈与失望;每一次目标的改变,也都在表明学生在向进步力量靠拢。
其他文献
目的提出并论证生命进化的优化选择机制。方法以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吸收非达尔文主义及广义进化综合理论的思想,提出了生命进化的优化选择机制。结果生物系统的混沌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技术也逐渐成为社会管理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将摄像技术应用到卫生监督工作中,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可以直接记录卫生执法过程及直接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29例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占我国残疾人口75.04%的农村残疾人,长期以来,其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落后于全国水平。农村残疾人事业和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基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
目的:研究健康人单剂量口服阿莫西林氨溴索颗粒的药动学。方法:采用随机分组三制剂平行设计,48名健康志愿者分为4组,分别单剂量口服阿莫西林氨溴索颗粒(阿莫西林1 000 mg、氨
MOOC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是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以中国知网为检索平台,主要从研究数量、文献作者所属单位、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学科类别四个维度,对MOOC的
<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处于基础与核心的地位。首先,其研究对象的特性决定了它的核心地位。在理论层次上,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中国模式"是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解读,其实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一发展道路既是本土的、独特的,又是世界的、普遍的。对于"中国模式
目的:研究枳椇子醋酸乙酯提取物抗细胞氧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枳椇子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初步分离得到5个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实验。将培养好的不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
目的:探讨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现代化药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经验和问题。方法:根据某医院住院药房使用自动摆药机的运行情况,就药品质量管理、人力资源配备、经济效益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