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贼首领”与“英雄祖先”:多元族群比较视域中的侬智高形象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ngtian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关族群对于侬智高形象的建构,主要凭借文学叙事(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的形式得以流传。作为历史人物,侬智高的是非功过已然成为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这一极具争议性和深远影响力的人物之所以长期受到关注,原因在于侬智高形象建构过程的复杂性。1、在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里,汉族历史文本对侬智高的评价,是基于汉族对异族文化的“他者想象”传统思维模式,认为侬智高叛上作乱系“蛮贼首领”,因而对其形象大加贬斥;2、新时期,国内学界则在民族国家意识的影响下,带着“民族自我”的情感评论侬智高,如黄现璠等壮族学者亦重蹈历史上汉族族群对异族文化的“他者想象”模式,把越南的岱族、侬族等相关族群放在“非我族群”之列作了“非我族类”的区别;3、范宏贵先生的“同根生的民族”的理论框架认为,侬智高形象的形成经过了长期的演化,至今成为中国壮族,越南的岱族、侬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等相关族群所共同崇敬的英雄祖先和“圣神”。总之,侬智高形象建构过程的复杂性问题,一方面关涉到侬智高的是非功过问题,另一方面,关涉到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和跨国别的多元族群共同建构侬智高形象的问题。基于此,本选题研究认为:历史上的侬智高形象,可看成是一个多元族群的利益诉求、民族自我建构和认同的文化标记;因此,今天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维度,把多元族群视域中互识、互认、互证和互为“凝视”的侬智高形象的标识要素及其集合体凸现在世人的面前,则是一个极具拓荒性的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复杂命题。本选题把“‘蛮贼首领’与‘英雄祖先’:多元族群比较视域中的侬智高形象”当作核心论题来讨论,旨在把历史上和今天的侬智高形象建构,当着多元族群利益诉求、民族自我建构和自我认同的文化标记来审视,以期对侬智高的形象研究有新的探索。
其他文献
中国新诗的生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传统所谓的“中外诗歌交流”,除了像胡适、周氏弟兄等人的尝试的热情之外,现代传播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它为诗歌提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发[2015]84号)的要求,2017年5月杭州市江干区闸弄口街道通过街道家政服务、社
本文介绍了数字下变频器AD6620芯片的主要结构,阐明了频谱多普勒成像中的正交解调部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详细讨论了用AD6620实现这一功能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基于这种方法的正
於梨华是一个受传统文化影响颇深以及怀有浓厚爱国情怀的旅美华人,文化生存空间的置换给她的身心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在她的笔下,留学生们也大都经历和体验着这种因文化冲突带
本文论述的主要对象是知青文学中的“回家”主题,这一重要的文学主题,在知青文学的研究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本论文就是在此意义上选题,试图填充这一研究空白,阐明这一重要
在中国当代文坛中,铁凝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作家,她从事文学创作长达三十年,对女性世界的描述在她的文学生命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并取得极大成就。她试图采用“第三性”视角,
关于赌博机司法认定中存在两种争议观点,实质标准认为赌博机是用于赌博活动的电子游戏机,形式标准认为赌博机是具有赌博功能的电子游戏机,基于不同的观点,对于用于赌博活动的
本文首先对研究对象“知青小说”作了界定:作者曾经是知识青年;作品主要描写当年知识青年的生活,或者把知识青年生活作为构思的主要框架;时间为1978年到1989年,主要讨论新时期知
作为6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虹影的写作迥然异于同时期出生的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她的写作暗示了女性写作的一种发展方向:把女性放置在广阔的现实场景中,把公共空间、历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