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藻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微藻的采收成为影响其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已有的微藻采收技术成本高,普适性低,需寻找更广泛、高效、低廉和环保的微藻采收方法。本研究探索了以一种以Gluconacetobacterxylinus代谢产生细菌纤维素在线絮凝收集微藻的方法。其研究内容如下:本研究以Chlorella vulgari,Scenedesmus obliquus和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为研究对象,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G lucose/Yeastextract培养基(G/Y培养基)至藻液中形成混合液,接种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后代谢产生细菌纤维素可以有效地絮凝收集三种微藻。G/Y培养基的添加量对不同藻的絮凝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藻达到最大絮凝效率所需时间有较大的差别。C.vulgaris在30%G/Y培养基添加量接种48h后絮凝效率达到90%以上;S.obliquu在10%G/Y培养基的添加量8h达到9 0%;C.reinhardtii在40%培养基的添加量培养8h后絮凝率接近于100%。将絮凝结束回收的培养液以不同的添加量添加入新鲜的微藻培养液中,接种G.xylinus后,发现C.vulgaris和S.obliqunus的收获效率与添加新鲜G/Y培养基的收集效率差别不大,C.reinhardtii的收获效率与新鲜G/Y培养基添加相比有部分降低,但40%回收培养液的添加量也可达到87.9%的收集效率,表明回收的培养液可以成功地进行循环利用。通过对絮凝过程振荡转速、G.xylinus接种量、微藻生物量对絮凝效率影响的考察,优化了微藻絮凝的条件,发现在静止条件下C.vulgaris,S.obliqnus和C.reinhardtii的收获效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2%,91%和97%。5%的G.xylinus接种量有利于絮凝的形成;藻液中的生物量对絮凝效率影响较小。对微藻絮凝团块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G.xylinus产细菌纤维素成网状交联,将微藻细胞缠绕包裹在其中,从而达到絮凝的目的;微藻絮凝团块的红外光谱吸收表明微藻的包裹没有影响到细菌纤维素的,使得团块基本保留了细菌纤维素特有的性质;对絮凝团块的微藻细胞最大光合量子产量(F_v/F_m)进行测定,发现纤维素絮凝的微藻细胞具有基本的光合活性。细菌纤维素是目前被研究最为普遍的新型生物学材料,它是一种天然纳米生物材料,无毒、可生物降解。同时它对微藻的絮凝,微藻的后续加工和应用没有不良的影响,且易于分离,可与藻类一起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医药和生物柴油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