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简称甘蓝。甘蓝作为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在蔬菜的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根肿病是一种由根肿病病原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芸薹根肿菌)活体营养寄生导致的土传病害,是全球广泛栽培种植的十字花科作物上的主要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根肿病严重阻碍寄主植物营养和水分的吸收,严重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导致作物田间产量降低。根肿病限制了芸薹属作物在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侵染的地区推广。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控制手段。可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快根肿病抗病育种进程。本研究通过人工接种鉴定了不同地区甘蓝根肿病生理小种。在明确生理小种类型的前提下对甘蓝杂交新组合及亲本材料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以期评价甘蓝骨干亲本的根肿病抗性,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根肿病新组合。利用已公布的抗根肿病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对抗根肿病甘蓝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甘蓝抗根肿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试验利用Williams鉴别系统对4份根肿病菌的室内接种鉴定试验表明:成都市新都区甘蓝根肿菌为11号生理小种,昆明市嵩明县菌源为7号生理小种,攀枝花市盐边县菌源为7号生理小种,重庆市涪陵区甘蓝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2)通过根肿病田间自然侵染试验,从79份甘蓝新组合中筛选得到8个高抗组合,20个抗病组合以及20个耐病组合。(3)对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抗根肿病甘蓝新组合及骨干亲本进行人工侵染试验得出如下结论:a,甘蓝新组合GZ04、GZ09、GZ40、GZ76和GZ80为耐病杂交组合,GZ03、GZ19、GZ78为抗病杂交组合,其中Gz78具有最高的根肿病抗性。b,14份甘蓝亲本材料中,Balkan抗病性最强。另有6份材料表现抗病,4份材料表现耐病,其余3份材料表现感病。(4)本研究优化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a,改进的凝胶染色技术省去了传统方法中的固定步骤。b,回收的500m1硝酸银染色液中加入0.2g硝酸银固体重复利用可达到与新配染色液基本相同的效果。(5)本试验对已公布的28对抗根肿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进行了筛选,但没有找到可直接用于不同遗传背景种质资源根肿病抗性筛选的标记。不同分子标记在不同甘蓝和白菜中具有一定共线性。芸薹根肿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芜菁甘蓝Laurentian、Wilhelmsburger以及抗根肿病甘蓝杂交种Gz87中扩增得到与抗根肿病基因Crrla具有一定同源性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