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现有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IPF的疗效、安全性,并对相应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Library,收集中医药治疗IPF的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2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依照国际证据评价以及推荐GRADE标准来评价证据质量。
结果
根据Jadad评分大于等于4分,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患者604例。
1、Meta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肺功能:①DLCO%:MD6.99[4.88,9.10],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FVC:MD3.85[-0.53,8.23],P=0.09,无统计学意义;③TLC:MD4.81[0.24,9.38],P=0.04,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④VC:MD7.31[0.13,14.49],P=0.05,无统计学意义。
6WMD:MD82.77[32.15,133.38],P=0.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中医症状积分:MD-2.83[-4.69,-0.98],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症状:①咳嗽症状评分:MD-1.09[-1.58,-0.60],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咳痰症状评分:MD0.04[-0.53,0.61],P=0.89,无统计学意义;③喘息症状评分:MD-0.73[-1.46,-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④呼吸困难评分:MD-1.41[-3.86,1.05],P=0.26,无统计学意义。
有效率:OR2.92[1.56,5.46],P=0.0008,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SGRQ评分:MD3.55[-2.08,9.19],P=0.22,无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8项研究描述了不良反应。治疗组6例患者有报道;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卡方分析结果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程度轻。
2、GRADE评价:
分别对2个亚组的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第一个亚组中(中医联合西医VS西医)中医症状积分、咳嗽症状积分、DLCO%、TLC为D级证据,有效率为C级证据。第二个亚组中(中医VS西医),DLCO%、SGRQ评分、6WMD均为D级证据。
结论
中医药治疗IPF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咳嗽症状评分、临床有效率、DLCO%、TLC、6WMD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
根据GRADE评价结果,有关中医药治疗IPF的证据均为低级或极低证据,临床决策时仍需要慎重。
通过对现有随机对照试验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中医药治疗IPF的疗效、安全性,并对相应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
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CochraneLibrary,收集中医药治疗IPF的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9年2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依照国际证据评价以及推荐GRADE标准来评价证据质量。
结果
根据Jadad评分大于等于4分,共纳入10项研究,涉及患者604例。
1、Meta分析结果显示如下:
肺功能:①DLCO%:MD6.99[4.88,9.10],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FVC:MD3.85[-0.53,8.23],P=0.09,无统计学意义;③TLC:MD4.81[0.24,9.38],P=0.04,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④VC:MD7.31[0.13,14.49],P=0.05,无统计学意义。
6WMD:MD82.77[32.15,133.38],P=0.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中医症状积分:MD-2.83[-4.69,-0.98],P=0.003,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症状:①咳嗽症状评分:MD-1.09[-1.58,-0.60],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咳痰症状评分:MD0.04[-0.53,0.61],P=0.89,无统计学意义;③喘息症状评分:MD-0.73[-1.46,-0.00],P=0.05,无统计学意义;④呼吸困难评分:MD-1.41[-3.86,1.05],P=0.26,无统计学意义。
有效率:OR2.92[1.56,5.46],P=0.0008,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SGRQ评分:MD3.55[-2.08,9.19],P=0.22,无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8项研究描述了不良反应。治疗组6例患者有报道;对照组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卡方分析结果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程度轻。
2、GRADE评价:
分别对2个亚组的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第一个亚组中(中医联合西医VS西医)中医症状积分、咳嗽症状积分、DLCO%、TLC为D级证据,有效率为C级证据。第二个亚组中(中医VS西医),DLCO%、SGRQ评分、6WMD均为D级证据。
结论
中医药治疗IPF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咳嗽症状评分、临床有效率、DLCO%、TLC、6WMD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较轻。
根据GRADE评价结果,有关中医药治疗IPF的证据均为低级或极低证据,临床决策时仍需要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