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幸香’(Sachinoka)试管苗为材料,使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yl sulfonate,EMS)对草莓叶片所产生的愈伤组织进行处理,用草莓灰霉菌培养滤液进行离体筛选,期望获得抗灰霉病突变体材料,从根本上解决‘幸香’草莓生产中存在的灰霉病危害问题,为草莓抗病育种探索一条简单可行的新途径。 为得到适宜诱变的愈伤组织材料,并保证筛选出的愈伤组织能分化出不定芽,首先进行了‘幸香’草莓叶片离体再生的研究,包括暗处理、叶龄、滤光膜覆盖、AgNO3、激素组合等对叶片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处理6周的材料再生能力最高,超过6周再生率下降;叶龄在35d以内的叶片,随叶龄的增加再生能力提高;用不同颜色的滤光膜覆盖时,红膜处理因能滤去紫外光、蓝紫光、绿光而再生频率达最大,黄膜和绿膜次之,蓝膜对再生无影响,而紫膜对再生起显著抑制作用;添加AgUO3能提高再生能力,浓度为4.0mg/L时再生率最高,继续增加Ag+浓度则使叶片再生率下降;TDZ浓度范围在2.0~6.0 mg/L内时叶片再生频率差异不大,当TDZ浓度过低(1.0mg/L)和过高(8.0 mg/L)时,再生能力显著降低;不同类型的生长素的再生效果有很大差异,吲哚类生长素对再生均有较好效果,2,4-D效果较差,NAA各浓度处理对再生能力影响差异较大。 在用EMS对草莓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时设置了0.05%、0.1%、0.2%、0.4%、0.8%5个浓度处理和0.5h、1.0h、2.0h 3个时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外植体褐变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EMS浓度小于0.4%,处理时间为1h,是较为适宜的剂量。为探明引起褐变的原因,控制诱变过程中的褐变发生,对EMS不同剂量处理后的愈伤组织进行了一些生理指标测定,包括PPO活性、总酚含量、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MD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EMS处理对愈伤组织细胞膜的损伤造成胞内活性氧浓度的升高及细胞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失调是愈伤组织褐变死亡的原因,并进一步验证了EMS对草莓愈伤组织进行诱变采用0.4%左右浓度的处理1h是适宜的剂量,在处理完成后的前12h培养中,应采取一些抗氧化反应的措施以利于愈伤组织的恢复和生长。 采用静置培养草莓灰霉菌20d的培养滤液分别对愈伤组织进行细胞染色和草莓果实进行田间接种,结果表明培养滤液在细胞和植株水平上对‘幸香’草莓均有毒害,可作为突变体抗性筛选的选择剂。通过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附加不同浓度毒素粗提液,在培养过程中称量愈伤组织鲜重的方法确定在80%培养滤液的培养基培养10d作为抗性筛选的选择压。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经EMS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处理后经抗性筛选所产生的抗灰霉病愈伤组织的频率不具备规律性。经诱变处理867块愈伤组织在经不连续二次筛选后有204块存活,存活率为23.53%,其中有82块分化出了不定芽。获得的抗性芽有待进一步进行抗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