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构成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是社会生存与发展免于危险的稳定状态。从一般意义上讲,安全是指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免于危险、威胁与侵害的一种状态,即“无危则安,无损则全”。人类社会总是在一种安全稳定状态下不断前行,离开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秩序状态,社会就会处于利益纷争的混乱状态,就会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说,安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秩序必须凭借安全的力量来维系,没有安全就没有秩序。在汉语中,“安全”的含义是指稳定、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在英语中,“安全”的词义也是指免于危险,没有恐惧的状态。一方面,安全是社会生存与发展免于危险的稳定状态,在这里特别强调安全彰显平安与稳定,影响安全来自于内部或者外部的威胁与危险,这种危险可以是隐性的、潜在的,也可以是显性的、公开的;不论是隐性的危险抑或显性的危险则意味着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处于不稳定状态。例如,2014年3月1日,云南昆明发生了一起严重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多名恐怖分子手持利刃,在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等处疯狂砍杀无辜群众,造成29人死亡、143人受伤的严重后果。这是一起由新疆“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一手策划和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其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是深重的,内地人在强烈的震撼中感到恐怖主义和恐怖活动就在我们的身边。另一方面,安全意味着国家拥有管控危险和保障安全的能力。既然安全是社会生存与发展免于危险的稳定状态,那么在危险或威胁面临时,不论是来自外部危险或威胁抑或来自内部危险或威胁,国家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调动现有的一切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来管控危险和保障安全,使社会处于免于危险或威胁的稳定状态。本文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着眼于国际、国内日益严峻的反恐怖斗争形势,尝试探索和研究武装警察部队(简称武警部队,下同)参与反恐怖行动的路径,运用文献综合分析法、调查与数据分析法、案例研究方法、综合理论分析法等办法,从概念、内容、方法、原则和要求等方面,对当前国际、国内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进行比较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对武警部队参与反恐怖行动的路径进行比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参考美国等西方国家武装力量参与反恐怖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力求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武警部队建设实际的反恐怖参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