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我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居民的食品结构正经历由植物纤维为主向兼动物脂肪及高蛋白的转变。动物类副食品(肉、蛋、鱼、奶)的消费量逐年上升。与此相对,粮食消费显著下降,动物类副食品的替代作用不断加强,蔬菜和水果消费量偏低,但有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特色的边疆地区,在食品消费需求、食品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等方面与我国近十年的食品消费特点是否有差异,哪些因素影响这一地区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食品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稳定。因此,本文从内蒙古地区的食品消费状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出发,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内蒙古地区食品消费变动的因素。本研究重点运用典型相关系数方法分析了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对主要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的收入水平对内蒙古地区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相对价格水平、平均受教育水平等。本文最后结合内蒙古发展实际,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