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以兴国山歌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zer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又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兴国山歌是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瑰宝,曾经在赣南旅游开发中发挥过重要作用。2006年,兴国山歌正式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之一,这既进一步提升了它在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从而使之获得了更高的文化与经济价值,又进一步凸显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于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兴国山歌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问题,就更具现实意义和紧迫感。同时,将它作为一大个案来研究,这对于促进国内学术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研究,也就更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第一章“兴国山歌的历史与现状”,从兴国山歌的历时性分析着手,揭示它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借以彰显正确处理保护工作和旅游开发之关系的重要性。第二章“兴国山歌与赣南旅游开发”,阐述兴国山歌在赣南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目标市场、形象设计、旅游宣传、开发模式与目标设计,以及红色旅游诸方面,对兴国山歌的旅游开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与阐述。第三章“赣南旅游开发与兴国山歌的保护”,分析目前兴国山歌保护工作的成效与不足,指出文化遗产保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所必需。同时,从兴国山歌保护工作的原则与基本思路、保护规划与措施等方面,对旅游开发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积极的设想与建议。其中,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应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途径。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关系的关键之所在。
其他文献
本文对基谢廖夫的社会政治思想及改革活动进行了评析。基谢廖夫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国有农民改革的主导者,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其早年接受的教育和青年时代的从政经历,特别是在第二军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1814年和廓尔喀人爆发了两场战争,虽然英属东印度公司最终赢得了胜利,但廓尔喀人的战斗力却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15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招募廓尔喀人
【摘要】 对宠物的倾情和对大海的关注一样,是陈明华绘画的主题。在明华的画作前,我们会感受到他倾泻在画布上的澎湃激情,还有他对画面的整体把握而散发出的泱泱大度。明华有海岸岩礁般的镇定,又有自身坚实的艺术目标。相信这样的状态,会给他带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陈明华;绘画;性情;生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在南方,明华属高大个头。他性格粗犷,连汗毛都显得豪爽,海风大浪似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问卷调查 ,基本上了解湖北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现状 ,并从体育师资、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场地器材方面与浙江、山东、河南、新疆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