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认识和了解地球关系着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地球观测是提高人类认识和了解地球的主要手段,因此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一个立体、多角度、全方位、全天候的全球对地观测系统来帮助人们研究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地球观测已由单一的、相对独立的基础学科研究发展成为空间多层次、多学科和多领域的综合活动。本文以我国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为研究对象,在深入探讨国内外地球观测领域发展特点和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规律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系统研究了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机制和模式,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地球观测领域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本文从不同理论视角系统地分析阐述了国际科技合作在管理学主要理论中的体现,揭示地球观测该领域国际合作的必然性。创新性地提出国际科技合作的四维概念模型,通过研究国际科技合作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提出国际合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政治联盟需要;发展经济需要和国际大环境的推动;分析指出影响国际合作的六大因素;并创造性地将国际科技合作中的社会行为与物理学方面的物体万有引力对比,提出了国际科技合作动力的数学分析模型。尝试性地从合作参与主体和动因角度对该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分类,通过分析各不同合作模式间的差异性和特点,探讨合作模式与合作环境以及发展时期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研究确定合作模式的定量方法,探讨合作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为国际科技合作模式的选择提供快捷科学的辅助决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新形势,研究符合我国情况的国际科技合作对策。从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地球观测领域的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新形势下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对策。在分析、对比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加强该领域国际合作应从建立地球观测领域目标、组织、政策入手,同时加强人才、资金等保障机制建设;针对当前的国际合作新趋势,在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参与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工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国家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组织机构模式、跨部门协作的管理运作机制及项目管理办法;并强调发展中国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保障机制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功能的同时,用制度来指导和管理地球观测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