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加工番茄白粉病的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iona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番茄形态抗病性与生理生化抗病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番茄白粉病进行了田间扩展流行规律调查、药剂防治试验,番茄形态、生理特征与白粉病抗性相关性以及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田间调查与室内鉴定,取得以下结果:1、病原菌的鉴定根据分生孢子形状、大小,菌丝体等的特征,初步确定甘肃省番茄白粉病病原菌主要为蓼白粉菌(Erysiphe polygony DC)。2、番茄品种对白粉病田间抗病性调查张掖市64个加工番茄品种(品系)康番817、TOMO606、3144等,抗白粉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各品种(品系)间病情指数存在差异,因此依据病情指数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初步分为5类,即Ⅰ高抗品种(06-1、钻石、TOMO629D等),病情指数为0.1~5,占总份数的12.1%;Ⅱ抗病品种(SM07、T05-8、T05-16等),病情指数为5.1~10,占总份数的15.2%;Ⅲ中感品种(06-3、06-11、Z00-73、去皮大果、2272、2G-2等),病情指数为10.1~20,占总份数的30.3%;Ⅳ感病品种(Q019、SH3、石红3号、Q020、康番37、康加2号、344、170、Q021等),病情指数为20.1~35,占总份数的36.4%;Ⅴ高感品种(红宝石、康加1号、3144等),病情指数为35.1以上,占总份数的6.1%。3、番茄品种抗白粉病室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对21个番茄品种采用孢子扫落法接种,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保持48h,结果表明,各品种均表现不同程度发病,无免疫品种,经方差分析,品种间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差异显著。且室内鉴定与田间调查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这表明,供试品种在田间和室内抗病性表现一致,因此,本研究初步确定的番茄苗期室内抗白粉病鉴定方法,可用于对番茄品种和番茄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的鉴定。4、番茄白粉病田间扩展流行规律甘肃省张掖市番茄白粉病一般在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出现,当地番茄白粉病中心病株(区)最初表现为缓慢的垂直扩展,中心病株(区)形成后表现迅速的水平扩展,且顺垄传播快;从发病中心形成到蔓延至大田普遍发生历时7-10天,本研究为田间及时控制中心病株,有效防治白粉病的流行提供了依据。5、田间药剂防治通过使用5种化学药剂对番茄白粉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喷药7d后,24%噻呋酰胺1200倍液、15%三唑酮750倍液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2000倍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依次为83.4%、81.4%和8 1.3%,而40%氟硅唑喷药7d后3个浓度梯度(3000倍液、5000倍液和7000倍液)的药效依次为72.2%、72.5%和71.1%,10d后的药效依次为73.3%、75.5%和78.2%,表明40%氟硅唑药效稳定,持效期较长。6、番茄叶片形态特征与白粉病抗性相关性番茄叶毛密度与其对白粉病的抗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即叶毛密度越大,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就越高;气孔密度与其抗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性,即气孔密度越大,品种抗性越低;同时发现,气孔大小与抗病性相关性不显著;7、生理特征与白粉病抗性相关性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出现两次峰值,峰I均在接种后0.5d或1d出现,峰Ⅱ在7d甚至更后时间出现。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高抗品种接种10d内呈持续增长趋势,在其他品种中7d出现一次峰值;在未接种时不同抗性番茄品种叶片内防御酶的活性水平差异不显著,而在接种后叶片内防御酶类的活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5种酶活性水平表现为高抗品种>中感品种>感病品种>高感品种。相关分析也表明:5种酶活性水平和番茄对白粉病的抗性呈正相关性;
其他文献
昆虫蜕皮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多种酶、激素和受体分子参与其中。本研究对在其中分解几丁质起到重要作用的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基因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破坏昆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与正常人外周血中及胃癌患者不同类型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情况;研究肥大细胞在胃癌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表型及对肿瘤细胞促炎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
皱疤坚螺 Camaena cicatricosa(Muller,1774)属柄眼目(Stylommatophora)坚齿螺科(Camaenidae),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陆栖贝类,不但直接危害农林作物,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而且传播人畜共患食源性寄生虫病,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从我国广东、广西两个省份采集共20个地理种群皱疤坚螺标本,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和核糖体ITS2间隔区序列对这20个皱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L)属同翅目飞虱科,是亚洲重要的水稻害虫。本研究采用标准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对供试褐飞虱生物型进行鉴定,并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研究了褐飞虱翅
葡萄病毒A(Grapevine virus A,GVA)是葡萄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毒,在世界各地的葡萄种植园区都有分布,侵染葡萄后在木质部上形成茎沟槽,造成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成熟延迟,树势衰
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农药研究室从多种植物中筛选出的一种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研究结果表明,蓖麻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的粗提物产出率依
数字电视组播技术正在高速发展,信号强度与信号质量的改善以及信号线路的智能控制已经成为广播电视网络研究的热门。Iptv被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将宽带与电话等通讯线路进行了
对昆虫嗅觉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嗅觉信号传导途径的完整阐述,是探索害虫专一性防治的基础。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嗅觉在其交配、寻找
植物病原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根据其寄主植物以及所致病害的不同症状被分为许多致病变种(pathovar)。致病变种的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通常依据一系列复
本项研究测定了河北蔚县、陕西杨陵、陕北延安、四川成都、安徽蚌埠五个地区的麦长管蚜对吡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噻虫嗪和烟碱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并利用麦长管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