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循环水养殖系统建立及曝气生物滤池细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ebst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目前传统的海参养殖模式中存在的海参成活率低、水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水体污染严重、存在夏眠等问题,采用集约化的循环水养殖模式,以脱氮效率高的曝气生物滤池作为水处理单元来处理海参养殖废水,并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探讨养殖废水污染物去除的机理,提供一种可行的海参循环水养殖模式,为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首先采用自然循环挂膜法启动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启动条件如下:温度为23-25℃,pH值为7.5-8.0,盐度为25-30‰,COD添加浓度为20mg/L·d,氨氮添加浓度为5mg/L·d,C/N比为4,水力停留时间为5h,第23天成功启动反应器。通过运行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其最优条件:水力停留时间为0.5h,C/N比为12,溶解氧浓度为1mg/L。曝气生物滤池在最优条件下运行期间,氨氮去除率达99.29%,CODMn去除率达95.63%。曝气生物滤池成功启动后,设计并组装海参循环水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主要由水处理单元、养殖单元和自动控制单元组成,其中曝气生物滤池是水处理单元。海参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39d的结果如下:海参未发生病害,生长状态良好,日平均增长率为0.18%;海参养殖池中氨氮浓度保持在0.0300mg/L左右,亚硝态氮浓度保持在0.0400mg/L左右,硝态氮浓度最高达到9.9027mg/L,CODMn浓度最高达到6.2800mg/L,均满足海参养殖要求;曝气生物滤池进出水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和CODMn浓度均低于安全浓度。海参循环水养殖之后,测定曝气生物滤池中牡蛎壳载体上生物膜的生物量、生物活性及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中牡蛎壳载体上的生物量和生物膜的生物活性均呈现自下而上逐渐减少的趋势。曝气生物滤池中共有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浮霉菌门、厚壁菌门、脱铁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等8个类群。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占72.4%,是代谢海参养殖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菌群。变形菌中的硝化螺菌属是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中完成硝化作用的主要菌群,伯克氏菌目和根瘤菌目是完成反硝化作用的主要菌群。
其他文献
2006年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2012年7月全面强制实施后,出厂水的浊度要求不超过1NTU,因此城市净水厂的沉淀池出水浊度需要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浊度范围,也就是说滤池的进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比久(B9)溶液叶面喷施盆栽羽衣甘蓝,研究对其生长调控的作用.结果表明:1.0~1.5g/LB9处理可使盆栽羽衣甘蓝株形矮化,叶片增厚,叶面积减小,叶色加深,叶片的着
本文指出了传统“化学反应速率”在使用上的弊端 ,并讨论了其与现行国家标准定义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区别及内在联系。建议在无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国家标准定义的化学反应速率 ,对
为探索高压直流(HVDC)电缆附件材料硅橡胶(SIR)在极性反转电压下电树枝起始的温度特性,在不同温度(30~120℃)下开展了极性反转电压工况的电树枝老化试验,并结合空间电荷测试分
从2007年起,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中美日三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经济体。这三国的综合国力均在世界前列,在东北亚更具显著优势。全球化时代,中美日三国在本地区凝聚着更多
插入语是现代汉语句子中一个特殊的语言成分,是穿插在句子结构中的语用成分,在我们日常口语交际中应用十分丰富。我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最终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整地表达
目的研究靶向给药在盆腔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抽签形式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靶向
中韩建交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5年来,中韩贸易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增速快但严重失衡,中方有巨额逆差。这一方面是由于中韩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而产生的比
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颁布和强制实施,对给水厂出厂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滤池的运行有别于以往的经验。尤其在浊度方面,要求出厂水浊度控制在1NTU以下。
比久是一种植物生长延缓剂,是二甲胺琥珀酰胺酸的俗称,也叫阿拉、 B9.在马铃薯良种繁育中, B9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化控试剂,从试管苗的生产直至脱毒小薯(原原种)的生产各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