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旅游带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zhen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旅游—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也受到一定的关注。采取定量的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旅游、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来分析旅游—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是目前学术界较为青睐的研究方法。文章则针对辽河旅游带所在的四个城市进行相关的研究。文章以耦合协调度理论和辽河旅游带流经的4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基础,计算出该地区旅游—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分析其耦合协调状况在9年当中的时序演化和空间演化特点。通过运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辽河旅游带2014-2018年旅游—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对得出的数值加以分析。最后,文章提出相对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文章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辽河旅游带旅游—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研究时段内由勉强协调上升为初级协调,后期耦合协调度数值有所增加,但是没有迈入更高一层的水平,始终徘徊在初级协调的状态。随着时间的变化,辽河旅游带4个城市旅游—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类型表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即部分地区为旅游、经济发展超前型,部分地区为环境发展超前型,且研究时段内类型变化不大。第二,2005-2013年间,辽河旅游带旅游—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呈现出地区的差异性。盘锦市的耦合协调水平为逐年好转的态势,铁岭和鞍山两市则始终位于濒临失调的层阶,沈阳市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第三,经GM(1,1)模型模拟预测,在未来2014-2018年间,辽河旅游带上4个城市中有3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整体的发展形势较好。但是辽河旅游带的耦合协调水平始终位于初级协调的等级,耦合协调度提升幅度较小。第四,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政府主导为主,加强区域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法律法规等,使辽河旅游带持续向前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是文化产业在上世纪以前并未得到重视,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直到本世纪初,文化产业才得到应有的重视。2000年中国共产党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且其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可以有效地应对“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同时对经济发
2015年全国人大通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确认“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被广泛解读为母婴行业凭借政策东风站在风口的一个开始。  华泰证券预测,全面放开二胎,每年将有可能新增新生儿100~200万人,2016年出生人口数量同比增长了11.5%,母婴行业迎来了它的第二次人口红利,预计2018年新生儿有望超2000万人。其所蕴含的消费红利大约每年1200~1600亿。整个行业随着
随着旅游的发展,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被人们关注之外,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旅游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遗产旅游和遗产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媒体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曝光的也越来越多。
本文选择长江口最大的湿地—崇明东滩作为研究区域,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洪、枯季)、3根柱状沉积物(分别位于高潮滩、中潮滩和光滩)、植物、动物和长江口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的经济属性,使其受到了经济学的普遍关注。但经济学研究主要关注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因此,将文化商品的经济价值作为生产的预设前提。为了确保文化的商品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