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全面地理解和评价人格,一直是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人格心理学之父G.W.Allport认为,人的本质正如其他一切本质,是由相对稳定的单元构成。因此,Allport发问: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单元?直到今天,这依然是人格心理学家要首先面对的问题。人格特质论将人格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然而在经历了“人一情境”的争论之后,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仅凭特质单元,无法理解人格的全部现象,并逐渐寻求用目标的术语来理解人格的动力层面。 目标是个人动机的认知表征,是行为控制的标准。因此,了解目标的形成、功能和个体差异对于理解人格的动力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ervin,1983)。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人类目标的兴趣,逐渐集中于如何将意向转变为行动,即如何从目标的心理表征转化到对目标的实际追求,并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入手,来评价特定的、个体化的、情境化的人格结构,为人格与动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这是一种革命,人格心理学家思考动机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其中一批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目标,并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表述。主要有Klinger(1977)的当前关注,Cantor(1990)的生活任务,Emmons(1989)的个人奋斗,Little(1989)的个人规划。尽管这四种单元各有侧重,但它们拥有最基本的共同之处,即都注重目标导向的行为,认为个体行为是围绕着对目标的追求而组织起来的,研究者统称它们为个人行为建构单元。由于它们都关注人们在意志控制下表现的行为,因此这一取向又被称为“意向性”心理学。个人行为建构研究秉持与传统本质论相异的建构论观点,将被试视为研究自己的“专家”;在概念和方法上的突破推动了人格心理学的整合;并在研究中恰当的处理了个人与情境的关系,以及人格的可变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