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死亡时间(PMI)是指发现、检验尸体时距死亡发生时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死后间隔时间(TSD)。死亡时间推断即推测死亡至尸体解剖时经历或间隔时间,是法医学的经典课题及法医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准确推断PMI对确定作案时间,认定和排除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划定侦查范围乃至案件的最终侦破均具有重要作用。传统推断早期死亡时间主要依据早期尸体现象(尸僵、尸斑、尸温等);晚期死亡时间主要依据尸体腐败、白骨化程度、尸体上昆虫发育情况等。但所有现行方法推断死亡时间的误差均较大,约在数小时或以上。不断提高推断死亡时间的准确度一直是众多法医学者的目标。眼球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结构,受外界影响较少,内环境随死后时间改变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法医学者通过眼内容物某些化学物质含量的改变、眼相关结构中细胞DNA降解情况推断PMI,能为传统意义上的PMI推断提供一定的补充和参考。
方法:本实验选取猪眼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放置于避光、温度15℃±2℃、湿度50%±5%的空气中以及环境温度为15℃±2℃的双蒸水中,以此模拟人体死亡后尸体处于陆地或淡水河流、湖泊情形。⑴拍摄各时间点猪眼角膜混浊情况,运用Photoshop7.0软件测量角膜图像灰度值,建立角膜灰度值与PMI的回归方程;⑵检测各时间点猪眼玻璃体液中K+、Na+、Cl-及hypoxanthine(Hx)浓度,运用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与PMI建立回归分析;⑶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各时间点视网膜细胞DNA降解情况,测量H%DNA、T/H(L)、T/H(LI),并分别建立与PMI间的回归方程。
结果:①猪眼置于空气中时,PMI=-0.002X灰度值2+0.849X灰度值10.629,R2=0.669;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PMI=-1.37×10-4X灰度值2+0.523X灰度值-5.379,R2=0.741。②猪眼置于空气中时,PMI=-11.467+1.954[K+]-0.017[K+]2+0.511[Hx],R2=0.858;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PMI=144.439-1.636[Na+]+0.007[Na+]2-0.961[Cl-]+0.005[Cl-]2,R2=0.622。③猪眼置于空气中时,K+、Hx浓度与PMI的回归分析R2=0.8951;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Na+、Cl-浓度与PMI的回归分析R2=0.7789。④猪眼置于空气中时,K+、Hx浓度与PMI的回归分析R2=0.8772;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Na+、Cl-浓度与PMI的回归分析R2=0.6903。⑤猪眼置于空气中时,PMI=92.227-5.188X+0.019X2+0.001X3 R2=0.971;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PMI=96.509-10.539X+0.417X2+0.006X3 R2=0.933。⑥猪眼置于空气中时,PMI=0.035e0.191X R2=0.947;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PMI=0.158e0.138X R2=0.871。⑦猪眼置于空气中时,PMI=0.099e0.264X R2=0.955;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PMI=0.319e0.2X R2=0.928。
结论:⑴眼球置于空气及双蒸水2h~96h不同时间,各实验组角膜随死后时间延长逐渐混浊,灰度值呈二次递增规律;空气与双蒸水所营造的环境对角膜混浊影响不显著,两者变化趋势较为接近。⑵闭合眼裂的猪眼置于空气中时,玻璃体液中K+、Hx浓度变化与PMI最为相关;猪眼置于双蒸水中时,玻璃体液中Na+、Cl-浓度变化与PMI最为相关,但后者玻璃体液物质浓度变化变异较大,推断错误风险高于前者;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回归分析在空气组、双蒸水组的拟合度均优于传统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回归分析,可有效降低推断错误风险。⑶猪眼视网膜细胞DNA在死后2h~24h内呈规律性降解;置于空气中的猪眼视网膜细胞与置于双蒸水中的猪眼视网膜细胞相比,后者DNA降解受双蒸水影响较大,数据离散程度较高,并且降解速度快于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