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洗手是改善卫生状况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个人和公众来说,用清洗剂洗手被认为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健康促进行为。实践证明,在关键时刻(如给孩子准备食物时、喂食前、如厕或更换尿布后)用水和肥皂清洗双手,保持手部卫生,可减少近40%的腹泻感染率。然而,就乌干达而言,有关洗手和腹泻的研究仍不充分,因此本课题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目的:
评估儿童看护者在关键时刻的洗手行为对预防儿童腹泻的作用。
方法:
我们选取乌干达东部阿穆利亚地区的儿童看护人员(n=226)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计划行为理论(TPB)对看护者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其他变量,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洗手行为进行评估(即在关键时间点的洗手行为对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1.两周内报告的腹泻患病率为33.6%(95%CI:27.5-40.24%),其中受母亲的手影响最大(54.4%,95%CI:47.6-61%)。
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尽管看护人员主观认为自己的行为能防止孩子腹泻,但态度与关键时刻洗手次数的增加并不显著相关,其中ATT1组AOR=1.24,95%CI:0.93-1.67,ATT3组AOR=1.55,95%CI:0.20-1.01。知觉行为控制(PBC4)与洗手次数增加亦不显著相关(AOR=1.37,95%CI:0.10-1.71),而社会经济状况(SEC2)则与洗手次数显著相关(AOR=0.73,95%CI:0.56-0.95),显示看护者在关键时刻洗手的可能性较小。
3.偏最小二乘回归显示,家庭月收入和性别显著影响看护人员对关键时刻洗手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t=2.78,P<0.001),经济状况较差的看护者对关键时刻洗手的态度更为积极(t=2.81,P<0.001)。
结论:
有必要制定诸如增加关键时刻的洗手次数等健康干预计划。同时此计划还需考虑家庭月收入、儿童看护者性别等社会经济因素,并与之相结合。
目的:
评估儿童看护者在关键时刻的洗手行为对预防儿童腹泻的作用。
方法:
我们选取乌干达东部阿穆利亚地区的儿童看护人员(n=226)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计划行为理论(TPB)对看护者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等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其他变量,包括人口统计特征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洗手行为进行评估(即在关键时间点的洗手行为对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1.两周内报告的腹泻患病率为33.6%(95%CI:27.5-40.24%),其中受母亲的手影响最大(54.4%,95%CI:47.6-61%)。
2.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尽管看护人员主观认为自己的行为能防止孩子腹泻,但态度与关键时刻洗手次数的增加并不显著相关,其中ATT1组AOR=1.24,95%CI:0.93-1.67,ATT3组AOR=1.55,95%CI:0.20-1.01。知觉行为控制(PBC4)与洗手次数增加亦不显著相关(AOR=1.37,95%CI:0.10-1.71),而社会经济状况(SEC2)则与洗手次数显著相关(AOR=0.73,95%CI:0.56-0.95),显示看护者在关键时刻洗手的可能性较小。
3.偏最小二乘回归显示,家庭月收入和性别显著影响看护人员对关键时刻洗手行为的知觉行为控制(t=2.78,P<0.001),经济状况较差的看护者对关键时刻洗手的态度更为积极(t=2.81,P<0.001)。
结论:
有必要制定诸如增加关键时刻的洗手次数等健康干预计划。同时此计划还需考虑家庭月收入、儿童看护者性别等社会经济因素,并与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