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三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到昆明成立的。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作为考察点,探究他们在抗战之中心态发生的变化,主要以他们对于未来民族国家的想象作为根本出发点。文章主要通过文本细读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的方法,将个人历史记录,比如日记、书信、回忆录等作为旁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见出个人在重大历史事件面前的心态变化。同时以沈从文、战国策派、闻一多作为三种不同的知识分子类型来考察,由点及面探索一代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在抗战爆发之后,他们不再沉默,而从文化的角度表达民族国家未来的想象。但是限于知识分子的身份,他们只停留在想象的阶段,而没有实现的可能。 文章分为三章。 第一章阐述三所高校知识分子在抗战爆发后,面对教育部下令南迁学校的事实之时,他们的选择,这是心态变化的肇始。 第二章以沈从文、战国策派、闻一多为代表,通过他们对待民族文化的不同方式来考察他们对于未来民族国家的想象问题,这是他们心态变化的表现之一。 第三章以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作为考察对象,通过他们与解放区、国统区进行对比,以“昆明”和“延安”、“重庆”三种文化建国模式对比,突出“昆明”模式中知识分子群体不同于政党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