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礁区的活动构造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147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沙群岛是三沙市政府驻地,对国家开发南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在西沙群岛多个岛礁开展工程建设。西沙群岛地处我国南海西北部,研究该区构造形变对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拉张和海盆扩张有着重要科学意义。虽然南海活动构造开展了众多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西沙海域进行的活动构造研究。早期针对西沙海域构造活动的研究多集中在岛礁及其附近浅水海域,地球物理调查研究的构造深度较大,缺乏西沙海域对与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浅层构造活动的系统研究。因此深入研究西沙海域活动构造对我国开发西沙群岛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对于揭示西沙群岛在南海北部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以西沙海域针对岛礁区生物礁已完成的钻探资料为基础,对在西沙海域取得的2条30000J电火花震源单道地震剖面处理及地质构造解释。通过分析剖面上所显示的地层断裂和变形,结合西沙群岛与南海西北部部大陆边缘盆地新生代多幕演化过程与南海扩张活动的成因联系,进而探讨浅层构造活动的成因机制。通过断裂与地层的切割关系、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分析西沙群岛礁区构造的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礁区的稳定性。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西沙群岛活动构造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a)受周边构造运动的影响,周缘断裂具有切割浅、活动新的特点;b)岛礁上生物礁地层与沉积地层之间存在明显的断裂构造,负花状断裂现今仍具有活动性;c)早更新世西沙群岛发生火山活动,地壳运动使部分断裂重新活化。  (2)西沙地块持续受到华南地块挤压作用,当其移动受阻时,应力累积从而引发构造活动。早更新世的构造活跃期可能是菲律宾板块上吕宋弧与中国大陆边缘发生碰撞的响应。  (3)西沙群岛海域南部岛坡区水深约1000m存在泥火山和泥底辟集中分布。西沙群岛中新世以来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快速的欠压实砂泥岩沉积和较高的热流值为该区域发育泥底辟和泥火山构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4)西沙群岛更新世早期为距今最近的构造活跃期,随后该区构造明显趋于稳定,仅部分断裂现今仍在活动。西沙群岛泥火山规模较小,目前活动较弱,主要影响西沙深水区,西沙群岛礁区相对海平面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西沙群岛淹没的可能性较小,十分有利于干出礁和灰沙岛的岛礁工程建设。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生产测井资料评价剩余油分布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一种生产测井环境校正和数据标准化的实用方法,同时在考虑有效厚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岩心分析油水
产油潜力的大小可通过采油指数来表征.采油指数受控于多种地质因素,该文在分析了各种地质因素如:地质构造、储层岩性、储层孔隙度、原油性质等各个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选出主控
众所周知,测井能提供地下介质较准确的岩性参数和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但只局限于井的附近,而地震勘探有较密的横向采样,对岩性的横向变化敏感。利用二者的优势的地震储层预测技
该文从脉冲中子测井的非弹性测量和俘获测量一般原理出发,系统地阐述了FND-S测井仪的测井方法.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在脉冲中子源发射的瞬间出现,通过分析非弹性数据,得到了CAT
该次研究采用传统的地层对比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大港羊二庄油田明化镇组、馆陶组储层进行精细的地层划分对比,结合详细的岩心分析资料,将明化镇组、馆陶组划分为两套沉积
裂缝油气藏裂缝的预测是世界供认的一大难题.复杂岩性、不同尺度裂缝地震响应与多尺度效应这三个主要因素是造成裂缝地震信号研究的主要障碍.该次研究是裂缝预测的一次努力尝
自吉林省气象部门内部审计全覆盖开始,财务收支审计年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定项开展,各被审计单位都要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开展审计整改工作.几年来,笔者借跟随省局审计室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为海陆交互相地层,沉积稳定,分布广泛,煤层发育,是油气勘探的远景地区.有机质热演化以深成作用为主,局部地区存在火成接触变质作用类型.热演
本文在充分理解聚焦成像原理的基础上,对聚焦成像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观测系统的形态及滚动、地震波主频、偏移孔径和地球物理模型的速度、深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