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S”技术的堆石坝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大型堆石坝常被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挡水建筑物,这种堆石坝工程建设具有一次性、历史性和不可颠覆性,使得传统的竣工质量鉴定仅仅保留总结性意义,而质量过程控制成为必须。特大型堆石坝的建设,既有施工面积广大,层理增长标准,工期节点清晰等工程特点,又有材料铺设均匀、碾压施力均衡、单层整体成型等技术要求,这就决定了质量过程控制是特大型堆石坝建设的技术关键和管理的难点,是水利水电建设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快速发展的测绘科学技术,为解决上述的关键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能。卫星定位导航技术(GNSS),可以调度和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高分辨、高频网络视频监控技术(IPVS),可以实现实时场景的巡视与指挥;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计算填挖土石方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可以再现现场地理环境,融合多源数据,设计和形成管理方案。  论文在分析、研究堆石坝施工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了质量过程控制的原理模型;以GNSS和GIS技术为主体,结合机械设计技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集成了两种数据采集硬件系统和相应的数据分析软件,实现了质量过程控制的高精度、自动化和实时性;在实验分析和工程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质量过程控制的工程质量评价理论和工程质量管理新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1)提出了质量过程控制的技术体系。在详细分析堆石坝施工过程、研究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归纳出堆石坝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中的主要施工控制参数,建立了基于“3S”技术的堆石坝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原理模型,提出了施工参数信息实时获取的技术体系和数据分析体系。  (2)研制了两种多传感器集成的硬件系统。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载波相位差分、霍尔传感器技术和无线数据通用分组技术,研发出了坝面碾压施工机械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卫星导航系统的单点定位、RFID和无线数据通用分组等自动化技术,研发出了坝料运输施工机械信息采集系统。  (3)提出了数据分析算法、编制了相应软件。建立了坝料运输施工流程模型和坝面填筑碾压系统流程模型;应用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提出并研制了系统控制软件;提出了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中主要施工参数的计算方法,研制了相应的软件;提出了“矢量像素法”过程控制技术,研制了相应的软件,显著提高了碾压遍数的计算精度及碾压施工的工作效率。  (4)提出了基于全过程空间施工数据的质量分析理念和方法。通过全过程空间数据挖掘、对施工过程参数和传统事后检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主要施工过程参数和施工结果的多元相关性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际工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5)提出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模式。研究并提出了“基于‘3S’技术及多传感器集成的远程施工数字化监理”理念,形成了堆石坝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其他文献
地图符号作为地图语言传递客观世界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IS技术的迅猛发展,地图用户逐渐介入地图设计,自适应空间信息可视化已经成为研究热门方向之一。本论文以中科院地理
麦冬RADIX.OPHIOPOGONIS为我国传统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川麦冬Ophiopogojaponicus(Thunb.)Ker-Gawl.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