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温变—迟滞效应的动力电池状态估计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aoyuer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池的荷电状态(SOC)、功率状态(SOP)是电池管理系统中两个重要状态参量,分别反映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瞬时动力性能。准确可靠的电池状态估计为电动汽车在实际复杂工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由于电池内部参量会随着工况、环境温度等因素实时发生改变,使得以此为基础的电池建模和状态估计成为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磷酸铁锂电池为对象,建立了温变-迟滞等效电路模型,并对电池SOC与SOP的实时估计算法展开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根据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机理,对电池特性在不同温度下开展相关测试,分析了温度变化和迟滞现象对于电池建模的影响。在已有电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温变-迟滞效应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开路电压、内阻等参数的变化特性,采用直接辨识法对电池参数进行辨识。在Matlab中完成了建模仿真,结果显示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带迟滞的温变模型比未带迟滞的温变模型误差小且稳定。(2)由于电池模型参数时变且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EKF)存在线性误差,导致SOC估计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通过引入温变-迟滞模型建立SOC估计状态空间方程,结合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法算法(AUKF)对电池SOC进行在线估计。仿真结果表明在恒温、变温条件下,AUKF算法比EKF滤波算法精度更高,且误差范围稳定,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3)针对充放电过程中限制条件单一造成电池SOP估计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对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法(HPPC)和单一约束条件下脉冲过程的分析,采用电流-电压-SOC联合约束条件对电池的峰值功率进行在线预测,依据所建电池模型,得出多约束条件下的充放电峰值电流,进而估算出峰值功率。仿真结果显示,与HPPC法相比,多约束条件下的峰值功率估计结果可靠性更高。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以快速的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积极研发利用新能源的同时,回收和利用余热资源也应被重视。集中浴室具有水量大、使用时间
研究目的:1.基于文献资料研究藏医对“寨乃(?)”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2.搜集和整理藏医药经典文献中治疗“寨乃”病的治疗药剂,并从中挖掘治疗“寨乃”病的常用药物和治疗规
目的:实验通过立体定位,以IV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予以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益气活血法(人参、三七提取液)及活血化瘀法(丹红注射液)对各组进行干预。首先,观察脑出血
目的:巴天酸模属于蓼科酸模属植物,为土大黄的药物来源之一。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及西北各省,其药用部位为根部,性味苦酸寒,有清热解毒、活血止血、通便杀虫的功效。建立离
众所周知,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电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和外壳组成。其中,除了电极和隔膜等之外,电解液则是超级电容器基本结构装置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因此,本文以泡沫镍为集流体,以MnO_2电化学活性物质为实验载体,以水溶性电解液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冷压方法在8 Mpa静压力下制备了锰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再使用电化学工作站重点分析研究Na_2SO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电极、电解液、隔膜和外壳组成。其中,电极是超级电容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理化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特性。目前,主要采用粉末压片法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机械压力和压片时间是粉末压片法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工艺参数,其参数的优化能够调控/改善粉末压片的理化性能,进而影响超级电容器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因此,本文拟以简单镍基过渡金属(氢)氧化物(例,Ni(OH)_2
楼梯间作为大多数建筑物的主要疏散逃生通道,在地震作用下保证楼梯间的安全与畅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近些年的历次地震调查表明楼梯间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受到损坏,并且其破坏程度远比结构其他部位严重,因此保护楼梯间的安全成为建筑抗震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本文利用低屈服点钢,通过合理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楼梯间弯剪组合型支座,并且对支座布置位置进行了构造上的改进,通过滑动支座与弯剪组合型支座配
细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II型CRISPR(clustered,regularly interspac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系统的CRISPR/Cas9核酸酶做为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CR
微细水射流(医用水刀)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手术分离器械用于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分离等,它具有高度灵活性、切除组织选择性和保护性,无热损伤,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遭受火干扰的森林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火干扰强度、不同恢复年份,不同更新方式的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情况及土壤变化进行研究,为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