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自2008年以来,本实验室着手华贵栉孔扇贝遗传育种工作,于2015年培育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此后简称“南澳金贝”),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工育苗过程中对大个体的刻意选择和采用雌多雄少的交配策略,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南澳金贝”可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近交。如对“南澳金贝”的生长性状进行选育能达到何种效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901400)子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563,42106126);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49);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1B020202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自2008年以来,本实验室着手华贵栉孔扇贝遗传育种工作,于2015年培育出国家级水产新品种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此后简称“南澳金贝”),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人工育苗过程中对大个体的刻意选择和采用雌多雄少的交配策略,经过多年的人工养殖,“南澳金贝”可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近交。如对“南澳金贝”的生长性状进行选育能达到何种效果?“南澳金贝”还保持着何种程度的遗传多样性?要回这些问题亟需要对其种质资源进行评估才有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群体为材料,采用群体截头方法选育构建了2个歧化生长性状选育群体(上选组和下选组)和1个对照群体,评估了它们的遗传参数,采用SSR和InDel两种分子标记评估了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参数,采用转录组学筛选了三个群体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结果如下:1.自40天稚贝起,上选组的壳长和遗传参数与对照组的没有显著差异,而下选组的都始终显著地小于其他两组;下选组的壳长始终显著小于上选组,但其遗传参数却始终显著大于上选组。上选组群体的平均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遗传获得分别为0.183±0.143、0.115±0.009和3.271±2.656;下选组的平均选择反应、现实遗传力、遗传获得分别为0.595±0.187、0.298±0.094、7.289±3.183。2.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上选、下选组和对照组群体中,共分别检测到36个、47个和43个等位基因,PIC平均值分别为0.327±0.078、0.331±0.079和0.379±0.091;I平均值分别为0.695±0.215、0.865±0.233和0.858±0.217,三个群体均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3.InDel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所有位点的Ne平均值为1.519±0.297。PIC变化范围为0.141~0.506,平均值为0.274±0.099。I范围在0.2146~0.963之间,平均值为0.525±0.187。其中有5个位点显著的偏离遗传平衡状态,有4个位点的遗传偏离指数(D)为负值。4.三个群体间的差异基因数目较少,上选组与下选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462个,上选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603个。两个差异分析组的交集有140个表达量相似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7个为上调基因,53个为下调基因。共筛选到6个上调基因与生长发育相关基因。其中3个与肌动球蛋白的组成调控有关;1个参与胰岛素的生成调控;1个参与蛋白水解过程;1个与贝壳钙化有关。通过对“南澳金贝”养殖群体进行选育并评估其遗传参数,以及不同分子标记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从多个角度揭示了“南澳金贝”养殖群体的种质状况,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以及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在氧化硅上生长纳米硅晶,保持氧化硅的直接带隙结构,降低其能带带隙,以用于发光和光伏。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研究了块体α-方石英、薄膜α-方石英、Si/SiO2界面的电子态结构和Si/SiO2界面的光学性质。结果显示,其均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当薄膜α-方石英厚度和Si/SiO2界面氧化硅层厚度逐渐减小时,能带带隙均逐渐变大,表现出明显的量子限制效应。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Si/SiO2界面虚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现代化育种操作的不断发展,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变得狭窄。持续下降的遗传基础导致小麦新品种对各类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抵抗明显减弱,不仅成为影响小麦品种改良的焦点问题,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偃麦草(Thinopyrum)是小麦的野生近缘植物,含有丰富的耐逆、抗病基因,开发和利用这些异源基因,将它们导
拟鸡毛菜(Pterocladiella capillacea)是一种大型经济红藻,有食用、药用、琼胶工业原料等用途,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作为南方海区海藻场的主要物种之一,拟鸡毛菜能为海洋生物提供重要栖息地,优化海洋环境,有助于海洋资源增长。近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全球变暖等影响,近岸海域的环境严重失衡,拟鸡毛菜作为南方优良琼胶的来源之一,单靠野生资源不能提供足够的原料,这无疑限制了拟鸡毛
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Sargassum hemiphyllum var.chinese)是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大型褐藻,具有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富含活性物质等特性,是南方海藻场的主要组成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由于海岸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导致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自然资源锐减,需要开展半叶马尾藻的养护和海藻场人工构建工作。由于其生长环境条件的差异,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 DC.)是豆科棘豆属(Oxytropis)的有毒植物。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出小花棘豆内生真菌Alternaria oxytropis,可产生有毒吲哚兹啶类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SW导致动物细胞空泡变性和代谢功能紊乱,牲畜过量采食含SW的小花棘豆出现中毒现象,严重则导致死亡,从而危害了草原畜牧业发展。目前对A.oxytropis中
龙须菜是一种重要的高值化的经济类大型红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展大规模养殖。氮营养盐在龙须菜的养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影响龙须菜养殖产量和品质的关键营养元素。龙须菜养殖区的氮营养盐浓度受季节性影响比较明显,春夏季以DON为主,其含量远高于DIN。尿素是DON的重要组分,那么养殖区的龙须菜在DIN匮乏的季节中利用尿素的能力如何?利用尿素的途径与分子机制是什么?本研究以龙须菜“鲁龙1号”为研究对象
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别名盐蒿,是菊科蒿属半灌木,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部的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是这两个沙地半灌木群落的重要建群植物,属于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作为沙地植被退化过程中重要的缓冲种,对稳定沙地环境与植物群落的建植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生态和生物学研究利用价值。本研究基于转录组开发的3个单拷贝核基因(c5830、c7847、c9002)对差不嘎蒿种群进行
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是一种含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植物,其内生真菌产SW,导致宿主植物中SW积累表现出毒性,课题组从小花棘豆中分离了产SW的内生真菌Alternaria oxytropis。前人研究发现产SW内生真菌还有豆类丝核菌(Slafractonia leguminicola)、罗伯茨绿僵菌(Metarhizium robertsii)
鲸豚类哺乳动物是典型的水生哺乳动物,它们的栖息地——水环境拥有极高的微生物丰度,其中包括对鲸豚类哺乳动物健康造成威胁的病原体,如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虽然鲸豚类哺乳动物在水体环境中直接与病原体接触,但其独特的免疫系统能够保护自身免受病原体的胁迫,并且鲸豚类哺乳动物皮肤和身体内部均形成了不同于栖息环境的微生物群落。鲸豚类哺乳动物的微生物组和免疫系统成为其抵御病原体感染重要因素,然而,由于鲸豚类哺乳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Reeve)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华贵栉孔扇贝“南澳金贝”(简称“南澳金贝”)是本课题组通过定向选育培育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与普通扇贝相比,“南澳金贝”不仅外观色泽金黄,而且其闭壳肌、外套膜、肠道、血淋巴等组织具有更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同时其肠道具有更多潜在的类胡萝卜素生产菌。此外,前期研究初步发现,类胡萝卜素生产菌合成的类胡萝卜素能被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