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条件下数据的可获取性,分别选取土地覆盖、土壤侵蚀、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四个评价因子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植被等九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广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资料,探讨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的成因及其对策,为今后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是进行资源环境研究的有效手段。利用遥感与GIS技术进行各种不同尺度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可以弥补以传统方法获取生态环境背景数据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等不足,具有数据获取相对容易、信息丰富、分析快速的优点。本文采用遥感与GIS技术,以栅格为基本分析单元,通过多专题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生态环境的整体特点及其行政区域差异进行评价与分析,设计思路清晰,分析简单快捷。评价结果均保留了数据信息的空间位置特征,具有很好的可视效果。同时,将评价结果与行政界线迭加分析,研究生态环境质量的行政区域分布特点,体现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以社会性为主线的空间特征,使评价结果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广州市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商贸、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是全国最富活力的特大城市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沿海地区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广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区域内开发利用活动的日益增加,区域生态环境将面临着更大压力。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广州市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其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对促进广州生态城市建设、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