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结合针刺足三里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woxiangtou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肠癌患者术后因麻醉或手术创伤等诸多因素对机体的影响,可能导致机体胃肠功能的暂时性失衡。为了能尽快恢复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在目前临床的主要治疗中,往往采用药物口服、早期肠内营养、穴位埋线等方式,而这些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缺点。本课题为耳穴贴压结合针刺足三里在促进结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研究,期望达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等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行大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纳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即每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术后禁食,给予持续胃肠减压、吸氧、心电监护,进行补液和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术后早期活动。而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耳穴贴压结合针刺足三里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腹胀发生情况、胃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血常规以及两组术后12h、24h、36h、48h、60h、72h症状量表。实验结束后将所采集数据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和评价耳穴贴压结合针刺足三里对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结果:经过统计分析,纳入本次研究的病例共60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理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的基线数据比较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通过耳穴贴压结合针刺足三里治疗,治疗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2h,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胀发生评估,对照组患者腹围平均变化(4.02±1.84)cm,发生腹胀10例,发生率为33.33%(10/30),治疗组患者腹围平均变化(2.58±1.32)cm,发生腹胀2例,发生率为6.67%(2/30),两组患者腹围变化程度和腹胀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管拔除时间,治疗组略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治疗组要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X2检验,两组间优效率比较X2=5.9,p>0.05,优效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间良效率比较p<0.05,故治疗组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安全性指标观察其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患者血常规主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同时无因该治疗出现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结论:耳穴贴压疗法是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贴压耳穴,以达到临床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疼痛性、炎症性病症以及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足三里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之一,祖国医学认为,经常按摩或刺激足三里穴有调节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而且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疏经通络、疏风祛湿、扶正祛邪的作用,很多临床实验数据都证明了足三里穴对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的疗效。为了促进大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且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临床往往采用药物口服、早期肠内营养、穴位埋线等方式,而这些方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缺点。在本次研究中,耳穴贴压结合针刺足三里可以明显缩短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并可以减少患者的腹胀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治疗组的良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能有效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耳穴贴压和针刺穴位既不加重胃肠道负担,又能行气活血通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发挥了中医治疗特色,其操作简便安全,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其他文献
为推动环路热管优化方法研究,分析了常用的圆柱形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变化对环路热管的影响,研究了环路热管蒸发器尺寸的优化及仿真分析技术。建立了环路热管蒸发器长度与管内
<正>消化道重建是胃肠道手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吻合器械的推广应用,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但重建后可能出现的相关手术并发症仍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