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应当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基础上,内需和外需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同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实现二者有效互补,对促增长、扩就业、增收入十分重要。我们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灵活妥善处理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于我国出口企业而言,在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刷之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企业如何利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取升级的动力和源泉,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出口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回顾了国际贸易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以及企业升级理论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划分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两个维度,应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框架,对4个中国出口制造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得出了企业基于国内外市场的资源构建、升级战略和经营绩效的初始概念模型,并通过理论研究提出相关假设,以统计实证研究对概念模型和相应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本文针对以上研究总结出了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其对相关理论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和政府的实践指导意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我国出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升级水平不高;我国出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升级存在差异;我国出口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升级受到企业在两个市场内的资源构建的正向影响;我国出口企业所构建的财产性资源对两个市场间的企业升级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企业的知识性资源难以实现两个市场间的互动升级,企业需要通过构建当地市场的知识性资源实现在该市场的升级;市场环境较好时,企业缺乏升级动力,而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实施了升级战略的企业的经营绩效更好;中国出口企业在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经营中存在四条基于资源构建一升级战略一经营绩效的升级路径。
具体来看:可以根据企业升级的程度将出口企业分为未升级的企业、偏重国内市场升级的企业、偏重国外市场升级的企业、国内外市场升级并重的企业;企业在国内市场经营中所构建的知识性资源、财产性资源对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升级有促进作用,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升级对金融危机前的企业国内市场的经营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对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经营绩效关系不显著;企业在国外市场经营中所构建的知识性资源、财产性资源对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升级有促进作用,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升级对企业金融危机时期的经营绩效有促进作用,而对企业在危机前的国外市场经营绩效关系不显著;企业在国内市场经营中所构建的财产性资源对企业在国外市场的升级有促进作用,而知识性资源不会;企业在国外市场的财产性资源构建对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升级有促进作用,而知识性资源不会;国内外市场升级并重的企业经营绩效并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