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租赁是当代经济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在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租赁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了获取更加真实的财务信息,租赁会计准则亦不断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2016年1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租赁》(IFRS 16),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生效。IFRS 16的出台,可谓旷日持久,好事多磨。早在2006年2月,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签署备忘录。2009年3月,两委会联合发布租赁会计准则讨论稿,并提出了使用权资产的思想。又在2010年8月和2013年6月,两次联合发布了租赁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最终于2016年初发布了IFRS 16。为呼应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我国财政部于2018年1月2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修订)(征求意见稿)》。本文从国际租赁会计准则不断修订的改革历程出发,围绕IFRS 16这条主线,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研究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后对我国的预期影响。首先介绍国内外租赁研究现状以及国际租赁会计准则改革背景和原因;接着从租赁定义、租赁范围、租赁期、租赁分类等方面具体分析IFRS 16改革内容以及其与CAS 21的区别;其次,以三大航空公司披露的真实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模拟三大航空公司若实施IFRS 16后的具体变化,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三大航空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都上升,各期的租赁费用会呈现前期高后期低逐渐下降的趋势,所有者权益逐年降低,同时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相应减少,现金流量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构发生变动;与此同时,三大航空公司的偿债能力减弱、营运能力降低、盈利能力变差,对外融资难度增加,财务风险加大。最后,从国家宏观应对策略和企业微观应对策略两大方面各提出几条建议,期望有助于同IFRS 16趋同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修订)(征求意见稿)》在我国顺利过渡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