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内涝现象是指超过排水能力的降雨在城区低洼处积聚,从而导致积水灾害发生。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城市内涝问题愈加凸显,我国城市内涝形势不容乐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内涝现象是指超过排水能力的降雨在城区低洼处积聚,从而导致积水灾害发生。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使城市内涝问题愈加凸显,我国城市内涝形势不容乐观。本文基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城市排水管网模拟系统(Digital Water Simulation,DS)建立排水系统水力模型,实现对建模区的内涝风险评估及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措施的水文效应的研究分析。本文以郴州市某区为研究区域,借助ARCGIS实现管网模型的概化、子汇水区的精细划分及非传统型参数的确定、DEM的生成及修正,提出了一系列水力建模的方法。建立耦合河道的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在不同重现期的设计降雨条件下对研究区域的现状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进行评估。采用动态可视化的情景模拟评估法,在30年重现期的设计降雨情景下建立二维水力模型,获取建模区淹没水深、淹没范围、淹没时长信息,选取积水深度、积水时长、区域敏感性、区域重要性作为评价指标,对积水深度超过0.15m的淹没区域进行内涝风险评估。将城市内河概化为虚拟明渠,通过改变河道下游闸坝的流量系数,实现对内河水位的调控,分析内河水位对排水能力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内河与排水管网的合理衔接对实现汛期的安全排水十分重要。其次,论文从内涵、规划控制指标、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对低影响开发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DS平台中低影响开发模块及模拟原理。以长沙市某居民小区为研究对象,建立绿色屋顶、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植被浅沟布设前后的水力模型,在考虑管道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分析降雨强度、多场连续降雨时间间隔、雨峰系数对不同LID设施水文效应的影响,为LID雨水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建筑工业化就是用现代工业生产方式来建造房屋,用机械化的手段定型产品,装配式交错桁架结构是一种装配体系,装配化程度高,工期短,施工速度快等特点;设计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
随着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和结构体系的复杂化,构件之间的竖向变形差逐渐增大,其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也逐渐增加,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存在,更是加重了这一影响。另一方面,施工过程对高层
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由于基底溶洞的存在、软土地层的易挤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机器操作不当等可导致部分工程桩出现明显的倾斜现象,致使桩的竖向承载能力及水平抗剪能力大大降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出来,这大大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国家,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减小建筑结
工程实践经验和试验研究表明,当混凝土框架柱轴压比超限而形成高轴压比框架柱时,从技术上通常可用加芯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型钢混凝土柱加以解决。但其中哪种柱型更加经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空腔楼盖由空心箱体、现浇钢筋混凝土密肋梁、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构成,空心箱体与密肋梁同高。这种楼盖形式可以减小楼盖结构层厚度,增加楼层净高,
通过掺加橡胶粉对混凝土进行改性,使混凝土的韧性、抗裂性能和变形能力得到提高。将其应用于路面工程,能够使路面既保持在强度、耐久性、防火及防水害方面的优点,又能改善其
钢筋混凝土肋拱桥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西南地区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桥型,经过10多年的使用后已凸现了一系列的病害,这些桥梁厄待处治,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的技术可以用
近年来,随着大跨结构的迅速发展,研究人员对网壳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网壳结构的动力非线性分析及动力失效机理分析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单层鞍形网壳由于结构轻逸、造型优
桩筏基础能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沉降,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并以其抵抗复杂荷载的特殊本领以及对各种地质条件的良好适应性,而成为土木建筑工程中一种主要的基础形式。但由于桩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