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埕岛东部地区位于埕北低凸起中高点的东翼,为一向北东倾的单斜构造,紧邻渤中生油凹陷。埕岛东坡是一个中、古生界潜山缓坡带,东营组逐层披覆其上。在该区设计钻探的胜海8、胜海801、埕北8等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流。但是由于本区储层横向变化大,成藏规律复杂,几年来一直没能有大的突破,对东营组隐蔽油气藏的认识一直不够系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在90年代被引入我国后,使众多学者对中国陆相盆地的研究有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渤海湾盆地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所掌握的资料越来越丰富,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及方法,建立埕岛东部东营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开展沉积体系及其特征研究,明确研究区储层展布规律,对于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对埕岛东部地区的沉积层序和砂体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确定埕岛东部地区东营组的顶底界线,东营组的顶界面全区很容易追踪,在地震上有明显的反射轴。但东营组的底界面不明显,全区追踪难度比较大,我们综合了地震测井及岩性资料对东营组底界面进行追踪,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其次,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并结合录井资料,对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区域沉积格局和沉积作用特点,将埕岛东部地区东营组的沉积体系划分为三大类,即东营组早期的半深湖、深湖相的沉积体系;东营组中期以三角洲为主体的沉积体系:东营组晚期的河流相沉积体系,并对沉积相、亚相和微相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了湖泊相、三角洲相、河流相的沉积特征。
基于上述的认识,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标志,建立了东营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系统。将东营组划分为四个中期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别以中期旋回的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为单位,系统编制了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砂体等厚图,并进行属性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精细描述了相应沉积环境下主要砂体的成因类型、砂体形态与分布特征,为储层预测和油气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扎实的地质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