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家蚕细胞技术体系的建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与pBac[A3Neo+A3EGFP]表达载体,对BmN-SWU1、BmN-SWU2、BmN和Sf21四种细胞系进行了DNA量、脂质体量、血清含量和转染细胞的密度及转染细胞与转染液孵育时间等五个转染条件的优化实验,同时选择转染效率最高的BmN-SWU1细胞用G418进行筛选,完成了转基因细胞的建立。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DNA量的优化。优化时在五个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2×10<5>个/mL 的细胞悬液0.5 mL,每孔加入2μl脂质体,DNA量殴置了0.4 μg、0.6/μg、0.8μg、1.0μg和1.2μg五个质量梯度,无血清转染,转染24 h后移除转染液。优化后得到了BmN-SWU1、BmN-SWU2、BmN和Sf21四种细胞系的最优DNA量分别为0.6μg、0.4μg、1.0μg和0.6μg。 2.脂质体量的优化。优化时在细胞培养板的五个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 2×10<5>个/mL的细胞悬液0.5 mL,每孔加入0.6μg质粒DNA,脂质体量设置了1.0μl、1.5μl、2.0μl、2.5μl和3.0μl五个体积梯度,无血清转染,转染24 h后移除转染液。优化后得到了BmN-SWU1、BmN-SWU2、BmN和Sf21四种细胞系的最优脂质体量分别为2.5μl、1.5μ1、3.0μl和3μl。 3.被转染细胞密度的优化。在细胞培养板的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0.5×10<5>个/mL、1×10<5>个/mL、2×10<5>个/mL、3×10<5>个/mL和4×10<5>个/mL的BmN-SWU1、BmN和Sf21细胞0.5 mL,优化BmN-SWU2时,在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1×10<5>个/mL、2×10<5>个/mL、3×10<5>个/mL、4×10<5>个/mL和5×10<5>个/mL的细胞0.5 mL。每孔加入0.6μg质粒DNA,2μl脂质体,无血清转染,转染24 h后移除转染液。优化后得到了BmN-SWUI、BmN-SWU2、BmN和Sf21等四种细胞系的最优被转染细胞密度分别为1×10<5>个/mL、5×10<5>个/mL、2×10<5>个/mL和0.5×10<5>个/mL。 4.共转染时间的优化。在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2×10<5>个/mL的BmN-SWU1、BmN-SWU2、BmN和Sf21细胞悬液0.5 mL,每孔加入0.6μg质粒DNA,2μl脂质体,无血清转染,转染后于6h、12 h、18 h、24 h和30h时移除转染液。优化后得到了BmN-SWU1、BmN-SWU2、BmN和Sf21四种细胞系的最优共转染时间分别为24 h、6 h、24 h和12 h。 5.转染液中血清含量的优化。在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2×10<5>个/mL的BmN-SWU1、BmN和Sf21细胞悬液0.5 mL,分别加入无血清和有血清(5%)转染液;而优化BmN-SWU2时,在培养孔中分别接种密度为2×10<5>个/mL的BmN-SWU2细胞悬液0.5 mL,分别加入含2.5%、5%、7.5%、10%和12.5%血清的转染液。每孔转染液中加入0.6μg质粒DNA,2μl脂质体,转染24 h后移除转染液。优化后得到了BmN-SWU1、BmN-SWU2、BmN和Sf21四种细胞系的转染最优血清条件分别为无血清、5%血清、无血清和5%血清。 6.在BmN-SWU1、BmN-SWU2、BmN和Sf21四种细胞系各自最优条件下转染细胞,得到了四种细胞系的最高瞬时转染效率分别为55.08%、8.29%、2.0%和11.66%。 7.选用瞬时转染效率最高的BmN-SWU1细胞转染后用G418筛选,构建的BmN-SWU1的(3418致死曲线表明,300 μg/mL是BmN-SWU1细胞对(3418的最小致死浓度。用400μg/mL的G418筛选转基因细胞14 d,得剑了转基因细胞占60%以上的转基因细胞群体。挑取转基因细胞群体用200μg/mL的G418筛选五个月左右,得到转基因细胞占95%以上的转基因细胞群体。目前,转基因细胞群体已连续传至15代,且能在6-8 d传代一次,与未转染的BmN-SWU1细胞传代时间相当。 本研究优化了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转染BmN-SWU1、BmN-SWU2、BmN和Sf2四个细胞系的转染条件,建立了阳离子脂质体转染家蚕细胞的技术体系,其中BmN-SWU1细胞系的最高转染效率达到55.08%,并且筛选出了转基因细胞占95%以上的BmN-SWU1细胞的转基因细胞系,为分析家蚕转基因载体的表达和家蚕工程细胞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采用石蜡组织包埋切片技术,对黄鳝脑组织进行三维连续切片。经过H.E.常规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研究了黄鳝的全脑结构与组织细胞学特征。研究发现,黄鳝的脑组织基本可分为前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真菌或AMF)是20世纪后期研究的新型的生物肥料,它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土壤中,可以与绝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根共生;大多数农作物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杂交种制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因隔离不够混杂等,导致杂交小麦种子的纯度和真实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给推广应用小麦杂交种带来带来一定阻力,同时也限制了小麦杂种优势增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本研究采用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RAPD技术对小麦杂交品种(组合)‘西杂一号’、‘西杂三号’和‘西杂五号’及其亲本
本实验以60Co-γ辐照诱变获得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Low Cellulose Mutant)及其野生型527为供试材料,在遗传生长相似背景下,对比研究突变体LCM527-1生物学性状特征、理化发育性质及细胞学结构特点,结合分子、生化、细胞等各方面实验结果综合阐述低纤维变异性状产生原因,探讨水稻抗倒伏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考察低纤维突变体LCM527-1及其野生型植株527的性状表现、
GNA(雪花莲凝集素)是第一个利用甘露糖亲和层析法分离出的植物凝集素。因为它的甘露糖特异结合性,GNA被划分在单子叶植物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家族。研究表明,GNA能结合植物害虫
农田害虫与作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相互克制、相互适应的关系,明确作物自身防御蛋白抗虫作用并适时加以利用防控虫害,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与应用价值。明确玉米
本研究选取毛茛目99属,利用四个叶绿体和核基因或DNA片段,并结合形态性状,在属的水平上构建毛茛目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数据用简约法和似然法分析,分子和形态性状联合数据用简约
学位
为探讨IFN-γ对流产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lls-pituitary- ovary-axis,HPOA)TNF-α表达的影响,本试验用米非司酮(RU486)建立SD大鼠流产模型,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IF
1. 水上人家 郑映华 摄  2. 晒柿饼 邓建忠 摄  3. 紫菜丰收 邓建忠 摄  4. 饶平冰臼公园一景  5. 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一角